2022年08月06日
第02版:

用心搭建便民“连心桥” 贴近群众服务“零距离”

——鱼台县信访局打通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本报通讯员 孟慧 孟赟杰

近年来,鱼台县信访局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目标,整合各类资源,创新工作模式,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17年至2021年,连续五年在全市信访工作综合考核中位列第一;2020年1月被山东省信访局授予全省信访系统“人民满意窗口”单位称号;2021年4月,鱼台县被国家信访局授予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称号。

创新机制,闭环管理提升效率

前几天的一场强降雨,导致滨湖街道一小区16号楼电梯被淹,业主代表通过“鱼快办”微信小程序反映了问题。接到诉求后,鱼台县信访局立即赶往一线查看情况、评估问题,协调相关部门连夜购买配件维修电梯,保障了小区居民的正常出行。“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们小区的电梯故障难题到现在都没办法解决!”事后,业主代表将锦旗送到工作人员手中,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2021年3月,鱼台县信访局整合原有民生诉求渠道,创新开发微信小程序,打造了“鱼快办”为民服务平台。群众搜索“鱼快办7900000”公众号或直接扫二维码进入“鱼快办”平台,即可反映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平台以工单的形式将群众诉求发布到微信小程序上,每天分八个时段发布群众诉求,及时处理的工单确定为“愉快办”,未被及时认领的工单,由信访局“督着办”,通过“抢着办、督着办、聚焦办”三个流程,实行闭环管理,以最快速度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截至今年7月底,“鱼快办”平台共受理群众诉求47141件,日均受理130余件,按期办结率100%,到县走访由原来的月均35件下降到20件,群众的满意率由94.65%提升到99.81%。

主动靠前,用心用情服务群众

今年5月,滨湖街道大聂村一位村民到信访局反映其田地内有光缆线下垂,影响农业生产。正在接访的县级领导了解情况后,立即带领信访局工作人员,召集联通、移动、电信三家公司相关负责人确定权属,及时修复落地光缆,信访事项得以妥善解决。这只是鱼台县信访局推行县级领导接访的一个缩影。

为有效解决群众诉求,鱼台县信访局注重发挥领导干部在化解信访问题中的独特优势,扎实开展县级领导干部接访、约谈、带案下访,落实首接首办、即接即办、全程包案责任制。同时,坚持“人要见面、事要解决”的工作原则,以群众诉求有理推定、矛盾问题有解推定、领导干部有责推定的“三个推定”工作理念,深入开展信访业务规范建设年、“天天都是接访日,人人都是接访员”“我是接访员,我该怎么办”等活动,和群众坐在同一张板凳上,让信访干部有温度、解决工作有力度。2022年以来,全县共受理初信初访78件,化解合理合法案件75件。

整合资源,多措并举化解矛盾

为解决以往各类诉求渠道多、缺乏统一管理、部门推诿扯皮、群众诉求久拖不决等突出问题,鱼台县信访局树立系统思维、平台思维、有解思维,整合多方部门职能,牵头成立县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作为系统核心引领部门,把散落的“多中心”整合为集中的“一中心”,形成上下联动贯通、办理关口前移的新格局。统筹社会治理和群众工作资源,整合全县11个镇街和133个部门、企事业单位入驻鱼快办“7900000”融诉求平台,破解“单一部门单兵作战、解决问题合力不强”的旧式弊端,做到“一平台受理、全天候在线、零距离服务”。鱼台县信访局连续多年信访积案化解率100%,均居全市第一。

信访是倾听群众呼声的重要窗口。鱼台县信访局将继续畅通信访渠道,让老百姓“话有地方说、苦有地方诉、难有人来帮”,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08-06 ——鱼台县信访局打通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6896.html 1 用心搭建便民“连心桥” 贴近群众服务“零距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