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徐斐)8月4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3场),介绍我市强化金融服务保障、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全市金融系统坚持按月召开政金企合作对接会议,精准推介重点企业项目369个、融资需求287.34亿元,为164家企业提供融资支持123.42亿元。实施“金融助企攀登”工程,为863家攀登企业逐一明确主办银行,攀登企业贷款增长26.25%。完善156名金融干部挂职副镇长制度,为516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支持50.67亿元。市县金融辅导队为2497家结对辅导企业协调信贷资金61.45亿元,今年以来,新增7个省级金融管家试点。上半年,争取政策性银行贷款49.4亿元,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完成“百亿担保”目标,在保余额达到145.65亿元。同时,建立市县领导联系包保上市后备企业制度,明确32家市级、41家县级领导包保联系企业,“一企一专班”全链条跟踪服务。金融风险防控有力有效,完善金融安全协调机制、建立重大金融风险事件周调度机制,全市金融形势总体稳定。
人民银行济宁市中心支行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突出央行资金引领,靠前发力、主动作为,稳总量、优结构、降成本,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促进货币信贷规模合理增长,全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半年,新争取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2.3亿元,累计运用央行资金103亿元,惠及市场主体2500余家,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7000余万元。6月末,全市贷款余额6188亿元,较年初增加587亿元,同比多增39亿元,增长10.5%,增速连续6个月保持在全省前3位;开展“绿色金融全面推进年”专项行动, 88个项目入选省第一批碳金融项目库,数量全省第一。同时,创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一县一品”,推广汶上“保单融”典型模式,打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新亮点;推进房地产贷款稳定增长,引导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行。6月末,全市房地产贷款余额1585.6亿元,较年初增加70.6亿元。济宁银保监分局全力满足济宁市重大战略、重点项目、重大工程资金需求。6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04.19亿元。全市普惠型涉农贷款较年初增加91.32亿元,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38个百分点;农业保险为59.51万农户提供了风险保障,赔付支出8188.1万元。6月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8.27个百分点,户数较年初增加1.28万户,助力小微企业“爬坡过坎”,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和可得性,全力保住市场主体;支持稳定全市经济大盘和高质量发展,引导银行机构合理制定新增信贷计划,持续降低融资成本,6月末,全市企业类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452.40亿元,企业类贷款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0.33个百分点。推动保险回归保障本源,上半年全市保险机构赔付支出39.24亿元,同比增加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