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泗水讯(通讯员 徐杰)今年以来,泗水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制造强市决策部署,扩规模、增力量,出政策、强措施,紧盯企业面临的发展问题,全力推动企业攀登进阶。1至6月份,44家助企攀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9亿元,实现利润2.52亿元,税收2.67亿元,其中15家企业营收增幅超过50%。
聚焦全方位强化要素保障,打造助企攀登“后勤部”。畅通融资渠道,引来金融活水。高频次开展企业融资调研,建立融资诉求工作台账;举办金融助企攀登专题政金企对接活动,拓宽融资渠道;明确主办银行,“一对一”提供专属金融服务。今年以来,为44家攀登企业新增授信3.48亿元,新增用信0.62亿元,截至目前,贷款余额5.16亿元,较年初增长13.7%。破解用地难题,拓展发展空间。立足实际,吃透政策,对项目全程跟踪服务,扎实做好建设项目报批工作,积极对上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上半年报件9个批次337.143亩,取得批复8个批次336.843亩;争取新增指标431.1105亩。优化供应服务,确保有序生产。在能源双控和煤炭消费压减严峻形势下,全力以赴稳供电保能源供应,保障利丰集团自备电厂连续性运转;为圣源热电、利丰食品和华金集团3家供暖供汽企业协调曲阜裕隆煤电公司签订长期供煤合同,保障企业用汽;疫情期间,协助华能生物质电厂、海创垃圾发电运输车辆办理通行证,全力保障企业正常运转。
聚焦全链条深化科技供给,打造助企攀登“驱动器”。搭建人才引进“桥梁”,充实企业发展智力支撑。创新招聘方式,搭建线上招聘平台,开展“春风送岗”“泉乡聚才”“云直播”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0余次,创新建立“劳务协作工作站”,搭建企业与镇、村信息共享平台,解决高层次人才30余人,普工需求1200余人。搭建技术引入“通道”,注入企业发展内生动能。全力推动产学研合作,34家攀登企业已与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占比77.3%,位居全市第二。精心搭建青年干部助企志愿服务平台—“周末工程师”青年人才助企志愿服务队,组建第一批机械、设计等8个课题组开展助企服务,目前汇川汽车部件数控车床铝断屑问题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城际轨道项目申报书已完成初步设计。搭建创先争优“平台”,增添企业发展外部助力。发挥指挥部“驻企+联企”触点作用,打造“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全方位服务模式,开展“面对面”上门服务活动,今年以来,鑫隆管业院士工作站成功获评2022年度济宁市首家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城际轨道入选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全县4家攀登企业获评市级绿色工厂,新增1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到28家,实现倍翻;6家获评省级瞪羚企业,总数达到7家,实现6倍增,新增数量居全市首位;成功争取数聚山东纳入第六批山东省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名单公示,实现零的突破;欣怡翔精密机械进入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公示名单;海螺水泥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经验入选全省质量标杆名单;欧诺威数控刀具进入省第二批DCMM贯标试点企业名单。
聚焦全流程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助企攀登“风向标”。当好“大掌柜”,对企业诉求知根知底。强化问题收集梳理“深度”,每月开展企业诉求起底摸排行动;实行分级办理工作机制,开展“重点诉求攻坚月”“访企业、促攀登”现场办公系列活动15次。目前市惠企通平台新增人才、融资、土地等县级诉求141项,已全部办结,销号率达到100%。当好“店小二”,对企业事项跑前跑后。充当企业排头兵,清单式梳理项目建设手续,简单手续线上办、重要手续代企办、重大事项合力办,助力项目建设早开工、快建设,半年来,新备案项目34个,累计完成环评、能评、安评以及土地手续办理100余项,有力保障项目开工建设。当好“服务员”,对企业项目忙里忙外。围绕重点项目、重大梗阻,强力攻坚,一线破难,挂图推进。5月底,海螺320万吨石灰石阶梯利用新材料项目已顺利投产,汇川氢能源汽车配件项目新车间正在进行主体施工,水发达丰绿色智能铸造共享经济产业园已完成环评、能评手续办理。截至目前,44家攀登企业累计梳理项目69个,26个项目已竣工或部分投产,35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