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9日
第01版:

保发展护资源惠民生守底线

——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庆峰

■本报记者 徐斐

“全市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总结暨攻坚三季度决胜下半年动员大会召开,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大干三季度、决胜下半年的热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动员全系统进一步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迅速掀起克难攻坚、决战决胜的热潮,不断开创自然资源各项事业新局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庆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庆峰说,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政策创新、聚集资源要素、聚力精准服务,对上争取实现重大突破,经过三年持续攻坚,我市成功入选“国际湿地城市”,为全球25个、全国7个之一,全省唯一城市;在全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申报中,以全国第4名、全省第1名的成绩,获得中央财政无偿资金3亿元;争取省级耕地保护激励指标500亩、资金3000万元,采煤塌陷地治理资金5200万元,均列全省第1。要素保障更加精准高效,为97个重点项目优化用地空间布局1.1万亩;争取国家和省单列指标1.4万亩、奖励指标1339亩、列全省第2;预支指标1.1万亩,保障了多个重大项目落地建设。盘活存量土地3.2万亩,完成供地3.6万亩,3个项目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同时,全省第一家与中国林学会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创新落实“五个专门”管护机制,完成荒山绿化4.6万亩、总量全省第1。按照“提标、提速、提效、扩围”原则,完成矿山修复治理8347亩。

王庆峰表示,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将着力在保发展、护资源、惠民生、守底线、促改革等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全面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坚持市级统筹、市县联动,统筹重大项目空间规模、布局和时序,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任务,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争取全省第一方阵获批。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统筹耕地“进出平衡”“占补平衡”,开展好违法用地“双清零”行动,有序消化存量,坚决遏制新增,确保耕地数量真实、质量可靠。突出“保障发展”主题,强化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坚持分级分类、总量控制、动态调控,推动土地要素资源向高端、优质企业集聚,确保重大项目应保尽保。建立土地全生命周期监管闭环机制,年内盘活存量土地4万亩以上。此外,抓好“护绿、增汇、富民”三篇文章,保持提升荒山造林成效。全力攻坚矿山修复,建设绿色矿山10家,实现稳沉和历史遗留塌陷地治理率“双100%”。持续强化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和地质灾害预警防治,坚决守牢“一排底线”。我们将全速推进自然资源“十大行动、百项重点工作”,全面展现自然资源和规划队伍新作为、新气象,全力助推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08-09 ——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庆峰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7035.html 1 保发展护资源惠民生守底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