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党报热线栏目接到市民反映,称市区海关路与科苑路交叉路口向西,个别餐饮店存在经营人员往下水管道倾倒泔水情况。“往下水管道倾倒泔水,本身就是不文明行为。而且现在天气很热,东西易变质,恶臭味污染环境,残存油污破坏市容。如果长期倾倒,油垢和食物残渣容易淤堵排水管道。一旦下大雨,管道不通,势必造成路面积水影响道路通行,影响周边市民生活。”热心市民说,希望餐饮店约束自己的行为,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接到市民反映后,自8月2日以来,记者多日多次多时段到此进行调查。记者在市民反映地点看到,此路段南北两侧有多家规模大小不等的餐饮店及多家熟食门市。仔细查看路牙石旁边的下水井口后,记者发现不少井口附近存有污水,井篦子周围有明显的深色污渍。其中红星菜市场北门口的下水井篦子上,附着了一块浸湿的卫生纸和食物零碎;在路口西侧200多米左右,路北平房门市前一处下水井口,透过篦子,记者看到有多个塑料袋平铺在井底。
几名行人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曾看到路边餐馆的工作人员往路面和雨箅子倒脏水和饭渣。
4日、5日夜间十点后,记者又到此调查。5日晚,记者在北大荒饭店西侧小巷子路口处看到几个堆满垃圾的垃圾桶,其东西附近沿路牙石处有十多米的污水,并伴有很难闻的恶臭味,西侧不远处的井篦子虽然被一个铁架子盖住,但透过铁架子和井篦子,仍能看到井内泛着光的污水,不时冒出酸腐臭味。沿此路北继续向西行,记者发现一根橙色的水管由一商家接入通过人行道直接插到下水道口内,一旁放有一个马扎、铁盆、水杯和一堆碗盘,无独有偶,距离此处不远的北边的下水井口边,也堆放着一堆餐具和铁盆。在红星菜市场北门口的一处下水井口有明显的倾倒痕迹,井篦子上面留有食物残渣、用过的餐纸,井口周围还存有一滩污水,借着汽车尾灯,明显看到井篦子上面已积存了很厚的污垢。
“近年来,我市创建文明城市,餐饮经营人员文明素养大幅提升,泔水倾倒行为较往年大幅减少。大多数餐饮店能妥善处理泔水,尤其是规模大一些的饭店,有专门人员拉泔水。但是,仍有个别餐饮经营人员往下水管道倾倒污水。”一城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倾倒泔水行为较为随机,取证存在很大难度。他们平时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加强沿街商铺宣传。即便如此,仍很难杜绝污水、泔水倾倒行为。
众所周知,下水管道是城市防汛、排水的重要通道,关系着市民生活健康和公共安全。往下水道偷倒泔水不仅污染路面影响市容,还会影响排水管网排泄功能。依据我市出台的《济宁市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济宁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规定,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不得将餐厨废弃物排入排水管道、河道、公共厕所、公共场所等处,或者以其他方式随意倾倒、抛撒、堆放。如违反规定,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将餐厨废弃物排入排水管道、河道、公共厕所、公共场所等处,或者以其他方式随意倾倒、抛撒、堆放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对单位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本报记者 王雁南 梁琨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