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0日
第01版:

夯实人才支撑 激发创新活力·“一把手”谈人才

育人才聚贤能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正

■本报记者 谷常浩

“市农业农村局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高度,围绕培育高素质农民、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支撑体系,着力建设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高素质农民、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农村专业服务型人才‘四支队伍’,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全面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正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王洪正说,为提升我市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国家、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衔接配合,更好地发挥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围绕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优势产业升级需要,以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提高服务产业能力为重点,依托现有优势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以农产品为单元、以构建适宜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推技术为核心,组建了23个现代农业创新团队,在农业种养关键环节深入田间地头和试验基地,与种植户一起“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讲解农业技术知识,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全面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充分发挥创新团队作用,坚持走出去、引进来、能落地,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加快构建“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围绕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以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样板为载体,以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为目标,以基层农技推广培训为抓手,全面提升农技推广机构技能水平和履职能力,辐射带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发展。建立“创新团队+基层农技推广+基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技推广模式,完善“创新团队+基层农技推广+新型经营主体”的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组建了乡土人才师资库,充分发挥特聘农技员优势。围绕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素质能力、加强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培育、开展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加速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

强化高素质农民培训,增强基层人才自我发展能力。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重点面向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种养大户,统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农村创新创业者培养、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等行动,大力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高素质农民培训入选2022年度济宁市为民十件实事,今年预计培训各类农业生产经营者1万人次。

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农业人才创新活力。制定《全市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管理办法》,对通过省级以上新品种审定(认定)的品种育成人才给予“品种育成者”称号,每人奖励2万元;从全市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中评选“农技标兵”100名,每人奖励2000元;印发《济宁乡村工匠评选管理办法》,每年评选出技能技艺型、生产应用型、经营管理型乡村工匠100人,每人奖励5000元,多层次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培育示范带动能力强、服务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推荐参评齐鲁乡村之星,争取培育表彰人数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位。

王洪正表示,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需要各类人才在农业农村这个大舞台上展露才华、展现身手,做出实绩、干出实效。市农业农村局将紧扣现代农业发展的脉搏,持续在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等方面下足功夫,切实做到人尽其才,让人才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2022-08-10 夯实人才支撑 激发创新活力·“一把手”谈人才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7232.html 1 育人才聚贤能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