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中汲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公仆本色,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政治定力,以行动奋力谱写新时代新篇章。
要明大德,在坚定理想信念中,常怀忠诚之心。明大德,就是要对党忠诚,铸牢理想信念,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诚的楷模古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今有“航空报国英模”罗阳。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基本政治要求,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品格。要始终把对党忠诚放在首位,永葆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的赤子之心,牢记时代赋予的责任,践行“对党忠诚”的入党誓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动摇基本政治立场,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要守公德,在强化宗旨意识中,常怀爱民之心。“德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古人注重使民以仁,孔子讲“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朱熹则提出“人为国本,是以为政之道,爱人为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是亘古不变的历史规律。年轻干部要以真挚的爱民情怀滋养初心,多踏几回门槛,常拉几句家常,勤与人民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真正做到民有所盼,党有所行。要做到心中有民、行之为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时刻牢记、实践党的宗旨,以实际行动作出自己积极的贡献,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真正为群众解难题、办好事、办实事。
要严私德,在慎初慎独慎微中,常怀敬畏之心。慎独是君子的重要行为准则。曾子讲“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曾国藩也在《诫子书》说“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既是政治宣示、政治要求,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再出发的动员令、冲锋号。“堤溃蚁孔,气泄针芒。”要做到守住界限、管住底线,见贤思齐、防微杜渐,“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严以修身,正心明道。要培养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谨慎用权、廉洁奉公,铸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政防线,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将“讲政德”作为一项必修课,常学常思常悟,瞄定“初心永不改”,讲政德、顾大局、识大体、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做组织放心、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作者系金乡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