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0接处警“四新”模式改革工作中,市公安局市中分局以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群众满意为目标,聚焦建设“专、精、尖”的高素质队伍,着眼实战实效,优化创新机制,在选人、育人、管人、用人上狠下功夫,把110小网格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平安中,以110接处警服务品牌聚力提升群众平安指数。
在选人上求突破
做大源头活水的蓄水池
将市公安局市中分局特警大队党支部升为党总支,每个110接处警中队成立党支部,参照竞争上岗、选拔考察干部的模式,优中选优推选网格带头人,建强支部战斗堡垒,让优秀的人员脱颖而出。加强职业成长规划,把110网格作为摸爬滚打历练的“育苗基地”,制定“壮苗‘1+3+5’计划”,新分配民警一律要到1个网格跟班接处警3个月,在一线实战所队工作原则上不少于5年。在全局组织综合筛选、适岗遴选、技能比选,根据队伍年龄层次结构,动态及时作出补充调整,保证队伍持续旺盛的战斗力。实施循环提升工程,警力下沉网格,全警参与、全局参与,建立常态化轮值机制,机关45岁以下男民警轮流脱产到接处警网格锻炼。严把网格辅警招录关,逢进必考,统一招考,严格理论考试、体能测试、政治考察。
在育人上下功夫
铸造锤炼本领的大熔炉
创新战训合一、练战一体,练即战、战即练,自2022年5月份开始,组织首批机关44名男民警分期次沉到网格,把网格现场作为实战实训练兵战场,全面参与接处警工作。梯队培养使用新招录辅警,在封闭式集训一个月、考核合格上岗的基础上,将他们先分配在防暴中队或巡防中队锻炼至少半年,再列入网格辅警备选库,提升入职能力门槛。向素质要警力、要战斗力,开辟流动车组、网格驻勤站、训练基地“一车、一站、一基地”三个练兵场,采取岗前培训、随警指导、复盘讲评、备勤集训,将实战练兵融在网格接处警日常工作中,强化最小作战单元处置能力提升。注重从网格警中培养选树110接处警工作领路人、带头人,分类储备人才,组织说课讲课选拔,扩充12人的网格兼职教官库,其中4名同志被评为省级或市级标兵教官,期间制作微课程51个,开展现场取证、警械使用、技战术培训26场次。流程再造,编印《常见疑难警情处置汇编》,对噪音扰民、醉酒滋事、殴打他人等15类常见疑难警情,研究形成13种“一页纸”处置预案。
在管人上出实招
汇聚激发动能的强磁场
坚持党建统领,支部班子头雁引领,规范组织生活,灵活载体形式,抓党建带队建、促党务业务结合。实行“九必谈”,充分发挥谈心谈话“加油站、减压阀、融合剂、预警器”作用。举办“我是一名网格警”“网格故事会”演讲征文比赛,组织户外拉练、趣味运动会、技能比武。优先考虑网格民警记功嘉奖、发展党员,用活即时表扬,累计奖励民警38人次、二星以上辅警3人,4名入党积极分子相继优先确定为发展对象,2名预备党员在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对其火线考察,党员辅警同步参加网格政治生活。实行“老带新传薪火、民警带辅警导师制、标兵带一般结对子”3个传帮带,传承市中公安特警优良传统,组织“月度最佳、季度之星、年度标兵”评选,举行先进事迹报告会、网格民警座谈会、工作经验交流会,举办“网格模范站”“驻勤先锋组”“接处警能手”评比和辅警长竞选,开展送奖到岗,营造争做网格行家里手的浓厚氛围。
在用人上显成效
搭建干事创业的新舞台
把110小网格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平安中,进一步推动在专业化、实战化、规范化上提质增效。工作中,统筹规划、有效利用12处警保联控工作站、警务岗亭、驻勤站点,划好5分钟内出警半径圈,辐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110网格防控体系。精耕细作网格“责任田”基础,以熟知地点分布、熟知交通网络、熟知警情态势“三个熟知”练好基本功,成为辖区活地图。尤其以“再快一秒”的理念,应对疫情防控出入口封闭、道路施工铺设管网的实际,确保以最佳路线、最快速度、最短时间到达现场,平均出警时间降至4.2分钟。综合不同地域、不同时空警情,对生活圈、商业圈和金融圈错时用警、梯次投送、叠加布控,提高网格见警率,最大程度压警情压发案。2022年以来,市中公安分局辖区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分别同比下降34.1%、14.54%。等级梯次联动处警,每个网格增配1部专职巡逻车、1部摩托车动中备勤,加大同街道社区、保安物业、社会资源、专业力量的深度融合,党建联建、平安联创,探索组建“网格+警格”社区110网格员队伍,构建警情处置、巡逻防控、便民服务等协同共治的多元化治理共同体。通讯员 李国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