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盛夏 通讯员 武海涛)近年来,石桥镇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全镇全面发展,守正创新、精业笃行,交出了党建引领“石桥答卷”。石桥镇先后荣获“2021年度全国千强镇”“山东省省级文明镇”“济宁市经济快速发展乡镇”“济宁市乡村旅游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石桥镇把基层党建工作抓在手上,以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为主线,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水平为目标,构建起了各领域党建共建共享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该镇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镇2000余名党员、2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迎难而上,全力构筑疫情防控严密防线,实现疫情“双零”战绩,积极响应《凝聚战“疫”力量,勇当抗“疫”先锋》倡议书。“党员带头,群团合力”,党员先锋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得了2022年第一季度人居环境工作位列全市乡镇第二名的好成绩。好成绩源自于狠抓落实的党员教育管理,该镇开展党员“三亮三比三争”活动,组建党员先锋队42支,颁发先锋党员牌300余个,创新推行“1+1+N”主题党日制度,开展党员干部素质提升“月月讲”活动,一月一讲堂,一月一主题,全镇20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主题培训。
为确保压实党建责任,加强“领头雁”队伍建设,该镇制定党建重点工作责任清单,将党建责任压实到人,分解落实基层党建工作任务,形成齐抓共管的党建格局。制定《村级工作季度考核大排名工作实施意见》,明确13项考核指标及加减分因素,对每季度考核前6名的村党组织颁发“流动红旗”,完善村党组织书记绩效考核办法,将村级排名结果与村党组织书记报酬直接挂钩,树立“奖优罚劣”导向。
增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近年来,石桥镇聚焦强堡垒、育头雁、兴产业、优环境、育文明,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优势,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以党建引领添动能,以发展融合促振兴。
通过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加大统筹力度,统一谋划实施,抓实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联盟,抱团发展,实现集体经济整镇提升。石桥镇处于矿区位置,地理位置特殊。该镇灵活变通,结合国家和省市采煤塌陷地治理政策,实施8处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修复土地2.7万亩,积极发展莲藕种植、淡水养殖等特色产业,培育了梦诗仙冬桃、可罗滋牛奶、崔院西红棉、罗场糯玉米、幸福桥鸭蛋等农产品品牌。
产业旺,乡村兴。石桥镇引入投资1.7亿三强农牧生态科技园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带动周边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10余万元,带动就业600余人次。紧抓方特复兴之路文旅项目和济东数字产业园落户石桥的历史机遇,策划实施饮食小镇、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种植采摘等配套项目,运营后预计带动就业3600余人,增加周边村集体经济收入200万元以上。
现如今的石桥镇取得了全镇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上村23个,集体经济50万元以上村8个的优异成果。
打造特色乡村品牌
古泗河畔先后建成的孙扩图文化馆、孙扩图事迹文化墙、红色教育广场、红色记忆馆等场馆,如今是远近闻名的九曲苑党员教育基地。该基地采取“理论课堂+现场教学+实践活动”形式,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使广大党员使广大党员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浸淫和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涵养家国情怀高尚品德,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锤炼过硬作风。
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九曲苑教育基地,是该镇围绕“典型引领、规范提升、分类培育、全面进步”的思路,坚持选育培树创建标准,所打造的特色党建品牌。据了解,该镇近年来精心打造了“党建+工匠精神”、“党建+孝和文化”、“党建+党员巷长”等党建工作品牌,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党建工作整体提升;镇党委把乡土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基层党建作为书记抓党建工程深耕不缀,对发生在镇辖区内的革命战争事件及优秀人物事迹进行挖掘、收集、整理,实施“党建+文化”工程。
截止目前,140余个市内外团体,6200余名党员干部、中小学生、企事业单位到基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全镇69个党支部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到九曲苑党员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有效提升了全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全镇党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