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强军 何为
为进一步维护黄河流域汶上东平湖段良好的水事秩序,保持流域沿线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汶上县公安局主动作为,与汶上县黄河管理局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合作,创新提出了精细联合生态执法理念,确保人民群众对执法行为放心和满意,为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奠定了坚实保障。
“我们在努力践行济宁市公安局提出的精细量化管理年活动中,创新提出了精细联合生态执法理念,实践证明,这个理念,是彻底治理黄河生态隐患和提升黄河沿线每一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法宝,我们做到了‘一事一议,精细执法’,彻底杜绝了群众不满意、投诉和上访等现象的发生,通过造福于民的黄河生态隐患治理,从而达到了双赢双增效的生态效果。”汶上县副县长、公安局长徐西峰说。
为充分保障黄河工程安全,汶上县公安局黄河派出所联合汶上县黄河管理局水政执法大队,对黄河界内4个行政村的越界树木进行了逐一排查,对137户违规植树村民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解释工作,妥善清除了579棵越界树木,有效保障了流域内的泄洪安全。
为充分保障黄河界内水资源的清洁安全,联合执法人员对黄河界内历史遗留的71座坟墓进行了妥善迁移和生态整治。工作中,执法人员从现实危害、法律政策及长远规划等方面耐心细致地对村民讲解坟墓对水资源的污染。其中一家村民因对生态治理的不理解,执法人员先后上门11次做思想工作,最后,该村民终于被执法人员诚挚的工作态度感动,主动配合了坟墓的迁移工作。工作期间,针对一些村民白天干农活、晚上回家休息的客观情况,联合执法人员主动与村民预约晚上见面时间,不拘执法形式,全方位开展思想服务。最终,黄河工程界内71座违规坟墓均得到了妥善迁移和生态治理。
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压紧压实生态保护政治责任,通过精细联合生态执法,辖区非法取土、排污以及破坏动植物资源等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在侦破郭楼镇候仓村某养殖场排泄废弃物案时,黄河派出所先后十余次深入养殖场督促整改,最终将被破坏的地貌环境恢复原状。今年上半年,全县公安机关立案侦办食药环森领域刑事案件14起,抓获嫌疑人54名,刑事拘留9名,取保候审43名,逮捕2名,移送起诉34名,追逃12名。
汶上县公安局以落地见效的行动,切实筑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屏障。“这些树清理了之后,夏季防汛安全好多了,许多的坟墓被迁移和生态治理后,觉得生态环境也美多了,真是太感谢了。”郭楼镇王楼村党支部书记张继作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