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9日
第01版:

服务高质量发展走在前 生态文明建设开新局

——访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斌举

■本报记者 徐斐 本报通讯员 司璐

“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市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总结暨攻坚三季度决胜下半年动员大会精神,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争先创优意识,拉升工作标杆,优化服务流程,强化攻坚措施,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斌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张斌举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紧紧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走在前,生态文明建设开新局”,把服务重点项目作为重中之重来抓。2022年以来,已完成重点项目环评技术评审53项,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393个,为301个建设项目办理污染物排放总量确认指标。实施差异化管控,全市共992家企业纳入季节性生产调控,全市升级国六货车17142辆,升级新能源货车529辆,国六和新能源占比10.63%。辖区内入湖河流全部实行“一河一策”治理,新建7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签订48个上下游联防联控协议和47个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全市农用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立足部门职责,强化资金、政策、项目争取力度,首次获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2.32亿元。我市列入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拟支持城市,成功申报“十四五”期间“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目前纳入中央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储备库项目50个,申请库项目14个,纳入省级污染防治项目储备库项目66个。

张斌举表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紧紧围绕全市“九大战略”,扛牢黄河流域、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政治责任,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全力服务低碳绿色发展。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化挥发性有机物与臭氧协同治理,8月底前完成涉VOCs企业抽查抽测和帮扶指导,完成全市在营加油站监督检查全覆盖;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南四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范整治2206个排污口,持续深化44家“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治污模式;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推进鱼台县国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工作,11月底前完成10个典型行业企业用地及周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深入打好服务绿色发展攻坚战,在全局牢固树立“逢政策必争、逢项目必争、逢资金必争”的理念,强力推进对上争取工作,谋划17项对上争取重点事项。此外,增强“一切服务项目、一切服务发展”理念,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服务好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好高质量发展。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生态环保资金支持,为全市重点项目开辟环评“绿色通道”。全力推动制造强市建设,进一步健全重点项目服务台账,完善助企攀登发展“面对面”服务机制,推动企业绿色发展,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 开新局”做出积极贡献。

2022-08-19 ——访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斌举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8260.html 1 服务高质量发展走在前 生态文明建设开新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