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孟慧 肖贤奇
碧波荡漾的微山湖上,有这么一支公务员队伍,他们坚持以湖为家,常年奋战在千里湖面之上;他们持续推进水污染综合治理,用汗水守护辖区的碧水蓝天,他们就是微山县南四湖综合管理委员会的湖上卫士。近年来,南四湖管委会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把确保一湖清水北上、渔业转型升级作为使命,先后荣获“全国渔业文明执法窗口”“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系统先进集体”“济宁市法治政府建设成绩突出集体”等称号,1名同志被农业农村部授予“中国渔政亮剑2021”先进个人称号。微山县获评“中国乌鳢之乡”“中国河蟹之乡”“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中国河蟹生态养殖示范县”。
心系群众,湖上铁军砥砺初心
“几代人都在这里捕捞养殖,突然之间要退池塘,我们不能接受,是南四湖管委会的各位同志给了我们退养的决心和信心。”南四湖池塘退养开展之初,群众抵触、推进困难,管委会安排执法员逐户到渔船上做工作,将渔民退养后的生产、生活难题,当做自己家事来解决。三年时间,管委会筹措资金2.98亿元作为退养补贴,实现了辖区内1.6万户、3.6万人全部退养,退养面积21.87万亩,切实保护了南四湖生态环境和水质安全。在微山湖上,管委会的执法员们如勇毅笃行的卫士,巡航在大大小小的水面。面对台风等雷雨天气,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转移湖区群众、救援落水被困人员,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对困难群众,送救生衣、送防疫物资、送生活必需品,多年来从未间断;面对湖区违法行为,常态化开展“中国渔政亮剑”专项执法活动,近3年累计组织开展各类湖上执法巡查15506次,处理案件1200件,查处非法圈圩案件67起,查扣拆解湖上非法采砂船舶271艘,排查涉黑涉恶问题线索6条,移交公安机关涉渔违法案件30起。
创新转型,推动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
渔业是微山湖区的基础富民产业,管委会立足生态打造渔民增收致富“新引擎”,一湖清水强县富民。实施池塘生态化改造,建设4个养殖尾水治理试点项目,打造“外封闭、内循环”生态循环样板,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依托院士工作站,加强与多所科研院校的深度合作,建立微山湖生态渔业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渔业专家深入湖区、走近池塘,一对一进行技术帮扶,大力推行“鱼虾蟹混养”“池塘微孔增氧”等生态养殖模式,提高了养殖户生态养殖技术水平,微山县生态高效养殖面积达20万亩,被确定为国家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县。2021年,争取各类资金近9000余万元,用于支持生态养殖、加工流通、品牌渔业等方面建设。“感谢管委会为我们提供技术和资金帮助,让我们日子越过越好。”这是渔业技术专家们在湖区听到的最多的话。
科技助推,提升渔湖产品品牌价值
“咱们‘微山湖’现在名气更大了,产品收益也更高了,这离不开南四湖管委会的领导同志带着我们全国各地走南闯北的推广。”在微山县渔湖产业抱团发展座谈会上,一位养殖户“骄傲”地说着。近年来,管委会与京东、盒马鲜生等平台合作,构建“济宁礼飨+微山湖”品牌服务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微山湖小龙虾美食节、微山湖大闸蟹文化节、赴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组织的微山湖渔业品牌推介活动,有力提升了“微山湖”渔湖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微山县现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个,“微山湖大闸蟹”入选山东省区域公共品牌,“微山湖”品牌价值已达42.5亿元。2021年全县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75.57亿元,实现了“稳量增效、绿色发展、富渔强民”的目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的微山湖两岸,处处可见“两山论”向纵深实践的崭新篇章。微山县南四湖综合管理委员会将不断推动渔业生态绿色循环发展,为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集体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