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占稳 李勇)今年以来,仙营街道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全力以赴抓企业培育、抓招商引资、抓项目建设、抓产业升级,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4.9%,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加量2.9亿元,新增“四上”企业17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8%,11家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4家企业入选“专精特新”企业,主要经济指标顺利实现“双超半”。
树牢第一要务 强化组织调度
坚持党管经济,街道党工委会议每月专题听取2次经济工作汇报,在办事处主任主抓的基础上,又配备2名副科级干部分管,各经济业务科室共调整充实16名专职工作人员,8栋大型商务楼宇全部配备“一长六员”队伍。强化督导调度,把“三重工作”和22项主要经济指标细化到具体月份、具体科室,落实到具体项目、具体企业,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确保所有指标有支撑、能实现。开展“夺旗争星”活动,实行“即时奖励”制度,推动7项重点经济指标位居全区前列。
瞄准主导产业 提高发展质效
保持战略定力,主攻数字经济、金融保险和行业标准化,夯实经济“稳”“进”基石。不断优化平台载体,放大省级成长型数字经济园区优势,海能电商园推荐参评国家小微型企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数字经济产业进一步集聚,上半年软件和信息行业年报入库企业25家,主营业务收入3.6亿元,总量排名全区第1。坚持线上招商与线下招商相结合,成功举办“助企攀登暨院士企业面对面”系列招商活动,投资3亿元的亿通跨境电商产业园、投资3亿元的济宁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投资1.5亿元的商动力数创谷等项目顺利落地,到位外资900万美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年初梳理确定街道“重点项目”10项,总投资16.3亿元,进行专班包保、严督实考和三色管理,有序推进项目开工达效。仙北棚改片区、秦庄日用品市场、液压件厂D片区等项目均超额完成上半年投资目标。
狠抓精准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
在8幢大型商务楼宇全部建立“楼小二”服务站和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三张清单”“9号议事”“人才夜市”等典型做法在全国推广。每月组织“楼小二”服务队到楼宇企业入户调研,宣传惠企政策、进行业务指导。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模式,精准对接、靠上服务。构筑潘多拉创业孵化器、海能电商园、国投惠通院士成果转化中心人才“金三角”,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商务楼宇服务正在申请省级标准化试点。
发展无止境,砥砺再出发。仙营街道将全面贯彻此次大会精神,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持续拉升标杆,奋力加压前行,攻坚三季度、决胜下半年,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仙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