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7日
第04版:

邹城:加快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 李自创)近年来,邹城市疾控中心作为省市县10个三级疾控中心改革试点单位,在疾控体系建设、能力提升、防医教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精准发力,改革红利初步显现,内生活力逐步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坚持统筹规划、集成推进,提供改革试点工作有力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疾控中心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改革试点推进工作。市政府办公室出台改革试点方案、公卫能力三年提升行动计划,明确重点建设任务清单。强化统筹推进,将改革试点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成立改革试点推进专班,明晰职责任务,将改革试点与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公卫能力提升有机结合、统筹安排、协同推进,考核办、重大决策推进服务中心定期调度。

坚持人才战略、释放活力,全面激发创业热情。加快落实人员编制,提高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破格晋升、聘任4人,选聘首席专家3名。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分配机制,实施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改革,实行中心、科室两级考核制度,两次修订完善《分配办法》,充分发挥绩效工资指挥棒的作用。

坚持夯基垒台、立柱架梁,集聚事业发展新动能。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投资1.6亿元开工建设疾控中心综合楼。强化检测检验服务功能,建有独立的实验楼,投资200余万元建成负压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2 个,核酸日检测量最高达4800份。加大设施设备投入,投资500余万元购置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流动注射分析仪。配备齐全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环境卫生和水质监测等仪器设备。成立公共卫生检测中心、公共卫生检测实验室质控中心,为周边县市区提供饮用水监测等服务,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有效提升业务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上岗培训制度、各科室轮岗制度。加强实践技能培训,成立宣教科,抽调20名业务骨干组建讲师团,建立中心职工、市直及镇街专业人员、社区村居干部等业务知识培训常态化机制,对业务人员定期组织考试。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承担了国家慢阻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等国家、省、市项目50余个。主动承接山东省疫苗临床试验基地建设任务,两年来承办了中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流行病学调查、职业病防治、慢性病防治等国家、省和市级现场会10余次。

坚持内涵建设、大胆探索,不断增强服务能力。疾控中心与14家医疗机构签订医防融合协议,与济宁医学院、邹城高职校开展防教融合,建立济宁医学院实习教学基地、“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去年来选派12名业务骨干挂职卫生院副院长,加强对公卫工作的管理。选派4名业务人员定期在该市人民医院坐诊,健全完善与该院食源性疾病监测、疟疾镜检,与该市妇幼保健院实验室人才共用等工作机制。改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各专业机构人才优势,负责项目方案制定、宣传、培训、督导、绩效考核等工作。建立“三高之家、三高基地、三高中心”,推行疾控中心与两家市直医疗机构、多家镇街医疗机构“1+2+N”医防融合新模式。建立定期通报制度,每月利用《公卫动态》通报各单位、各科室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不断拓宽社会化有偿服务渠道,现向社会提供疫苗接种、公共场所环境监测、水质监测、消毒产品检测等10余项服务。

2022-08-27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9244.html 1 邹城:加快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