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斐
8月27日召开的全市产业创新发展表彰大会,展现出了广大企业勇争一流、勇攀高峰的格局气魄,体现了各级各部门聚焦产业、服务企业的责任担当,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他们坚守主业的定力、致力转型的韧劲、创新突破的风采。
一年来,我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 策略方法、“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产业发展步入转型蝶变的快车道。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上半年GDP增长4.1%、居全省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居全省第2位。广大企业和企业家高度担当、与时偕行,自身价值更加彰显,以企业加速发展助力济宁争先进位。“恒信能有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产业第一、企业至上’的发展理念,得益于‘制造强市’的科学决策,得益于‘产业链、创新链、投资链、要素链’的协同供给保障,得益于‘以企强链、集链成群’的共识共为。我们将锚定五百亿级‘十四五’目标,在高端化工、新材料、清洁能源三条赛道上努力走在前,在企业攀登进阶上奋力开新局,为我市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山东恒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司相芳说。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核心主体,全市上下一心一意助企攀登,加快形成企业竞相发展良好态势。大力实施“助企攀登”活动,就是要全力以赴帮助企业向产业链高端“攀登”,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只要企业决心大、投入高、效果好,我市各级就全力帮助企业打通解决攀登过程中遇到的一切瓶颈制约。“通过这几年的合作,深切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的重视,通过实施制造强市和助企攀登战略,营造了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我将带领团队继续加强与经典集团的联系,构建起更多方位、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推进相关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在济宁转移转化,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行业快速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山东经典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兼职副主任张洪涛说。
企业和企业家是济宁发展的活力源泉,市委市政府将始终与广大企业家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当好企业的“服务员”“联络员”“宣传员”,持续点燃创新创业的激情之火,营造千帆竞发的产业态势。“工信部门将全力迅速贯彻落实大会精神,扛牢助企攀登、加快制造强市的责任担当,深入践行‘工于事,信于行’的理念,全面扎实做好新旧动能转换、制造强市建设、产业创新创造、企业家队伍培育、大项目建设等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工作,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市建设作出工信贡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屈耀武说。“坚持‘储备一批、招引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紧紧围绕生物基新材料、精细化工、智能输配电等7条核心产业链,持续做大做强产业链条,育好产业树、壮大产业林,勇当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先锋,走好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金乡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兆胜说。“我们将自觉当好企业‘贴身管家’,把‘政策礼包’送到企业心坎里,以‘招新’‘强基’‘育苗’三大工程为抓手,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企业成长、产业升级、实力倍增,让每一颗创新的‘种子’都能够生根发芽,让每一个支柱型产业都能够成长为‘森林’。”汶上县南站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登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