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陈根运)近年来,济宁经开区马集镇紧紧围绕“党建融合深度、阵地打造硬度、为民服务温度、成效提升幅度”四个维度,打通基层治理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以党建引领“四网合一”,构筑基层治理“大格局”。
健全工作机制。村党委年初承诺“为民办实事”事项3项,每月组织党员开展“6+N”主题党日,落实区划片定岗联户“5+联系机制”;推行“两图一表”(计划图、作战图、配档表)。整合党建网格和综治网格,推动党员服务向基层群众家门口延伸,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实现党建引领“一盘棋”;绘制网格作战图。织密“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单元党员联系户——党员家庭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建立5个基础网格,细分13个单元党小组,设立9名党员联系户,将公共服务、基层治理、为民服务等工作纳入网格。全面推行清单式管理。网格员即网格里的“百事通”,充分发挥“一格一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逐步实现了“小网格大融合”。 形成“人在房中、房在格中、格在网中、网在域中”的全域布局,实施多平台融合。灵活高效运用警务、综治信息、微信等信息平台,建立网格长和单元长微信群、户长和包户群众微信群,强化对基层群众情况的了解,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矛盾,保障群众的利益。打造4个网格议事厅、9个单元议事角等服务阵地,网格长、党小组长带头示范,助力社会治安、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基层治理工作,积极开展树立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真真切切地承担起镇村党建管理的责任,在“齐抓共管强服务”中不断密切党群关系,不间断提升活动成效。常态化开展红色电影进乡村、送戏下乡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幸福来敲门——关爱孤寡老人、防患于未然——网格员煤气排查等各类服务活动。
聚焦党建业务交流、医保社保、政策咨询、志愿服务、公益岗位等,实行集中办公,构建起“一体化运作、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解决、一条龙服务”的工作流程;将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矛盾调处化解中心等一体化运行,实现监管常态化、办公便捷化、信息数字化,综治中心逐步成为深化平安经开区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枢纽”平台,不断提升了党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