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梁山讯(通讯员 王淳)今年以来,梁山县坚实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落实移风易俗的“加减乘除”法,将好建议、好政策变成真帮助、真实惠,切实疏通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存在的“桎梏”,让群众在红白事里“轻装上阵”。
网格管理做“加法”。“施行网格化管理后,谁家有红白事,网格长靠上指挥,村里党员干部靠上帮忙,村民也乐于让我们帮助。面对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不理解,我们也能够及时耐心疏导,逐个上门做通工作,现在我们村的村风民风越来越好。”拳铺镇义和新村村委会书记孔令来说。为充分调动全镇红白理事会积极性、能动性,拳铺镇将网格化管理运用到村红白事管理事务中,把全镇划分为78个网格,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担任网格长,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出击”帮助村民置办红白事各项流程,做足“加法”功课。
明确标准做“减法”。“大爷,咱这会儿办红白事的时候,都有标准了,不能乱铺张了,我给您讲讲吧!”近日,在大路口乡刘举楼村,一支以移风易俗政策宣传为重点的“志愿红”正在进行宣讲,宣讲员向群众深入浅出地介绍着村内移风易俗制定的各项制度标准,弘扬文明新风、铲除不良陋习。今年以来,梁山县严格落实移风易俗工作任务要求,用制度标准做“减法”,“减去”陈规陋习,形成崇尚文明、健康的良好风气,让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家”。
评先树优做“乘法”。近期,县文明办、县民政局在全县范围内命名一批先进红白理事会,经村(居)申报、乡镇(街道)推荐、县级初审,共30个村红白理事会拟入选先进红白理事会名单。为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倡树文明新风,召开全县移风易俗工作现场会,实地观摩优秀乡镇(街道)移风易俗先进经验、先进做法。通过评先树优、彰显典型,做足“乘法”文章,发挥示范标杆引领作用,带动全县415个村(居)红白理事会积极性,相辅相“乘”将移风易俗工作“揉”进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文明新风,刮起“最炫乡村风”。
文明创建做“除法”。近期,大路口乡成立移风易俗戏曲宣传队,编排移风易俗宣传戏《退彩礼》,在各村进行巡演,号召村民婚事简办,抵制高价彩礼。在全县范围评选“身边好人”“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树立起模范带头作用。设立移风易俗“红黑榜”制度,结合文艺演出、理论宣讲、快板快书、典型选树等文明创建活动,创新移风易俗工作路径,做好“除法”,革除陋习,净化民风,让文明新风在乡村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