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任城区喻屯第二中心小学 张成然
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事物有着较浓的学习兴趣,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要在核心素养模式下的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更深层次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推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落实,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品质等,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遵循数学学科特性,通过不断地分析、综合、运算、判断推理来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数学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掌握、运用和内化的过程,同时又是数学思维品质不断培养强化的过程。
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四种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
教师应以小学数学教材为基础,深挖蕴含的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目标包含数学知识与技能,但是又不局限于此,在小学数学知识以及技能形成的过程当中,蕴含着数学核心素养元素,教师可创设多媒体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数学抽象思维不仅是数学核心素养的第一要素,也是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具备的数学思维品质。教师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重点在于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去除事物的物理属性,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研究对象的全部思维过程,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落实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育工作必须要从主观意识角度展开,教师需要调动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进而学生才可以逐步学会有目的、有方法地展开学习活动,从而促进自身数学素养的培养与稳步提升。教师还需要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需要时间的积累,应不断完善评价体系,督促和激励学生进行学习。可以将评价进行多元化规划,并根据反馈情况进行调整,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课堂评价方面,教师应以激励为主,让学生处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从而乐于交流,并敢于说出自己的问题,提升课堂互动频率,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综上所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新课标的不断完善,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的同时,能够以发散性的思维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并让小学生在学习知识及技能的基础上拓展数学思维,促成小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提升,丰富课堂内容,让数学的魅力得以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