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彦彦
本报通讯员 李信 孙涛 于磊磊
12月8日,中国关工委召开《中国火炬》2022年度通联评刊会,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全面总结了一年来全国关工委系统宣传工作成效,会上济宁市关工委、邹城市关工委、汶上县关工委荣获《中国火炬》2022年度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关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和职责使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科学化关爱服务,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谱写关工委工作崭新篇章,推动新时代全市关心下一代宣传报道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切实做好新时代关工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是关工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思想引领、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的重要作用。全市各级关工委按照全国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会议“紧扣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改进宣传理念、宣传内容和宣传手段,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宣讲,推出广大青少年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内容鲜活的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水平”的部署要求,积极适应新时代关工工作需求,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切实紧跟新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运用好、发挥好《中国火炬》《关爱》《济宁日报》等报刊杂志及关工委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的宣传作用,牢牢把握宣传工作这个“牛鼻子”,进一步增强了关工新闻宣传的鲜活性、群众性和广泛性。
同时要牢牢把握关工宣传的时代脉搏和重点。全市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按照今年3月29日全市宣传工作会议上市委领导对关工委提出的宣传任务要求,按照“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围绕主题活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主旋律、“五老”先进事迹、爱心协会事迹及受教育青少年的成长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将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及时跟踪好、总结好、宣传好,把立德树人、教育引领青少年成长成才贯穿于宣传工作的各个方面,不断增强关工委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凝聚力。
《中国火炬》《关爱》杂志分别是中国关工委、省关工委的机关刊物,是各级关工委工作的指导用书,是各级关工委交流沟通的桥梁,也是社会各界了解关工委的窗口。全市各级关工委切实把学好用好两个刊物作为重要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联系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身心健康、家庭生活,改进宣传理念、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平台,全方位、多角度、生动鲜活地报道关心下一代工作,特别重视发挥《中国火炬》《关爱》作用,通过学习领导讲话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通过收看工作经验介绍丰富自身工作思路,通过与先进关工组织典型经验对标对表,不断加大学刊用刊氛围,推进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
不忘初心 立德树人
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职责使命
立德树人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关工委创建的初心、肩负的使命。实践证明,找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采取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寓教于乐的丰富多彩活动,是引导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举措。
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开展校内活动。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也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通过组织各类五老宣讲团专家进校园、党史国史影片进校园、红色革命歌曲进校园等,让青少年更直观地了解党史、国史、红色基因教育的内涵。注重教育与学校举行的“红领巾心向党·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千校万人诵党史”“同心向党,红领巾更鲜艳”“我与国旗合个影”等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同时拓展宣传形式,聚焦“加强青少年思想引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积极搭建活动载体,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发挥各类校外教育基地的平台作用,开展校外实践。充分利用现有馆类资源,让广大青少年更直接地接受红色基因、革命传统、历史文化等各类校外优秀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各类节庆日、纪念日和重大活动,组织学生到文化展览馆、博物馆等青少年教育基地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发掘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搭建线上新的教育活动平台,使得教育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营造浓厚的主题教育校园文化氛围,让每个学生参与优秀文化积淀。开辟专题教育文化长廊,办好墙报、展板,充分运用广播、校园网等,开展每个青少年都可以参与的优秀文化类宣传主题活动。将青少年思想教育活动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学校课外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教育、养成教育、素质教育密切结合,在学校营造 浓厚氛围。同时,充分发挥“五老”对青少年的传帮带作用。重视发挥“五老”的优势和榜样示范作用,用“五老”身上体现出来的奉献精神、时代精神,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动、感染和教育广大青少年。
培育新人 严把方向
切实提升科学化关爱服务
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实事求是深入开展关于青少年的各类调研。只有深入基层、到孩子们中间去,才能掌握了解青少年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摸清青少年的所思所需所盼,倾听他们的呼声和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才能写出有理有据的调研报告。只有用心思考,才能弄清党委政府想叫我们做点什么,孩子们急需的是什么,关工委能做些什么,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围绕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问题,加强“革命传统报告团”“心理健康指导团”“法制宣讲团”建设。持续开展好“弘扬好家教好家风”等主题活动,讲好红色家风故事,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围绕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环境,组织五老参与全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积极推进法治教育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鼓励动员“五老”担任校外辅导员,参与净化网络空间,突出关注失足、失管、失学、失业、失亲“五失”青少年以及服刑人员子女等青少年群体,全力做好服务管理、预防犯罪和帮扶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
深化红色基因教育,打牢青少年思想根基。组织老司法、老公安、老检察,分别建立五老法治宣讲队,以第五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主轴,做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继续做大做强孤困儿童关爱帮扶工作,动员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投入到孤困儿童帮扶队伍中来。坚持把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法治教育与道德养成相结合,普遍关爱与重点帮扶相结合,以初心站好“时代舞台”,以使命答好“时代之问”,努力推动全市关心下一代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