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洪玮 郭庆浩
“二奶奶,我们又来看您来了,这是给您带来的布洛芬和止咳祛痰备用药,出现发热、咳嗽症状就赶快给我打电话,有病咱得早治早好。”1月9日一大早,兖州区新驿镇新一村党支部书记、文明实践站站长王新峰与镇机关选派的志愿者们一起开展敲门行动,做好国家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后关心关爱老人身体健康工作。截至目前,该村无一例因新冠病毒感染病故。
最近,国家因时因势相继出台了疫情防控优化调整措施,兖州区迅速做出反应,大规模调查摸底,将9万余名年龄较大和患有基础疾病人员分级分类管理,全力做好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的防护和救治。“‘保健康、防重症’不能全靠医疗机构承担,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广大志愿者就在一老一小身边,力所能及地做好敲门探望、送医送药、爱心陪护等志愿服务工作。”兖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允锐表示。
该区10个镇(街道)实践所、344个村(社区)实践站的党员干部、五老“热心人”、“专管员”和1395个家庭实践站站长全部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实行划片包保,包胡同、包楼栋、包困难老人和留守儿童家庭。开展“爱心来敲门”行动,排出值班表、明确责任人,每周至少一次敲开老人家门,询问老人身体状况,测量体温,送医送药,陪老人说话,帮助老人和孩子购物、做饭、整理环境和个人卫生等,切实做到老人和孩子生病不耽误、有人管、能及时就医治疗。
兖州区还结合每月“逢5听民意”工作,动员包村第一书记和机关事业干部,开展大规模走访活动,重点摸清年龄大、患基础病症老人和留守、残疾、困难家庭儿童情况,列出清单,协调村居、街道、医疗机构等,做好深入细致的“保健康、防重症”工作,做到“五个有数”,即:老人和儿童身体状况有数;是否感染过新冠病毒有数;是否有家人守护有数;身边是否有备用药品有数;患病救治路径方案有数。
兖州区共有20支专业和16支常态化骨干社团组织志愿服务队伍,他们发挥医疗救护、健康咨询、精神慰藉和情感陪护的独特优势,关注关爱老人和孩子健康,深入村(社区)、养老院、幸福食堂、救助中心等养老为老场所,开展防病治病、健康查体等活动。区妇联发挥村(社区)妇女组织和妇女干部作用,争做“爱心妈妈”,关爱关照留守、残疾和贫困家庭儿童做好防病治病工作。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区累计开展“为老”“为小”医疗健康志愿服务8924次,2.3万名老人和孩子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