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汤伟 本报通讯员 马文硕
微山湖碧波荡漾,物产富饶。在美丽的微山湖畔,有一家鲁南地区中药饮片制造业佼佼者——山东康源堂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以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产品为中药饮片、水蛭和蟾酥,备案生产品种达550余种,广销上海、湖南、辽宁、山西等各大省市地区。其中蟾酥、水蛭,被山东省中药材行业协会评为“山东道地药材”。
“吸血虫”水蛭变成宝
康源堂主营产品水蛭,是蚂蟥的一种,被人称作“吸血虫”,是治疗血栓类疾病的特效药。近年来,市场上对水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微山湖道地中药材都是小而散的分布在湖区,没有形成规模化种养, 野生资源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公司决定实施人工种养的经营策略,人工养殖的风险较大,但仅靠采买一定会限制公司未来发展。”康源堂董事长闫庆康告诉记者,公司租赁了100亩的水面开始搞种养实验,经过大量艰苦的养殖实践,企业探索出一套适合在微山湖区大面积推广的养殖技术体系。2019年以来,康源堂先后与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联合攻关解决了长期以来在中药材繁育技术、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等核心技术难题。通过建立幼苗养殖培育、成苗越冬、种苗复壮繁育、病虫害防治、捕捞加工、水质管理等人工养殖技术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水蛭的产量和品质,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目前,康源堂宽体金线蛭产品广销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
2021年康源堂公司乘势而上,租赁500亩水域,建立微山湖水蛭及水生经济植物种养示范基地。该项目以中药材种植、养殖为主,通过改造部分坑塘作为标准化水蛭养殖池,其余水面种植荷花、芡实等水生药材。利用池塘间闲置土地、坡地种植金银花、山楂等陆生植物药材。
实至势成,未来可期。康源堂公司以微山湖水蛭及水生经济植物种养示范基地为基点,辐射鲁西南地区,规划利用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地和滩涂地,建设5万亩中草药种养示范基地。同时通过企业培训+农户种养+企业收购的合作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形成20万亩种养规模。
集群成链加快企业发展
快速成长的康源堂公司立足微山湖水生物资源丰富优势,打通上下游产业,补齐产业短板,打造以中药种养、加工生产、科普教研、培训示范、健康养生、旅游拓展、商贸物流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集群。
该公司发挥种养规模优势,借助国家在农业、中医药、乡村振兴等产业领域对中药材种养利好政策,利用微山湖湿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打造山东省最大的集药材培育、旅游、康养为一体的特色中药材产业基地。补链强链,深耕中药材产业。规划中药配方颗粒、中药制剂、康养特医食品、康养医院、医药仓储物流等产业项目,完善企业全线产业链。搭建集医疗机构资源、药房托管、智慧药房、OTC零售、连锁药店、直销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营销网络,发挥协同优势降低综合运营成本,短时间内利用渠道优势迅速扩大业务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据介绍,该公司成立的研发团队多次承担国家省市科技攻关项目,在中药饮片炮制及规模化养殖关键技术等方面获得专利技术5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近年来公司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先后与多所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柔性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4人,签约海外院士1人。通过联合技术研发,解决了公司长期以来在中药材繁育技术、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药用活性成分提取深加工技术等领域难题,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公司建有标准化检验室,软硬件设施在省内位居首位,先后被评为山东省药用水蛭工程实验室、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
带动乡亲们的“蛭”富经
多年来,康源堂公司致力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2020年,公司与夏镇街道签订合作协议,组织实施“乡村振兴合伙人”水蛭养殖和中药材种植项目,使60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与昭阳街道紧密合作,以500亩规模的微山湖水蛭及水生经济植物种养示范基地为依托,通过“企业培训+农户种养+企业收购”的合作模式,进一步带动周边农户发家致富。公司为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打造“水药之乡,康养昭阳”品牌,成功探索出一条加快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在康源堂公司附近,有不少农户在养殖水蛭、蟾酥。记者在走访后了解到,康源堂将养殖技术免费教授给本地农户,带动周边养殖户,辐射全市。推广应用面积为1200 亩,户均增收达到4万元。
同时,该公司热心参与社会公益爱心事业。近三年,先后向山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资、向家庭困难学生捐助、为济宁市火焰蓝消防公益基金会捐赠及开展“金晖助老”活动等捐物、捐款资金达20多万元。
记者手记:在济宁本地,水蛭是一种让人感到头皮发麻的生物。而在企业创新研发与中医药文化的助力下,它摇身一变成为推动企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法宝”,也为广大本土企业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探索“乡村振兴”宏大课题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