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1日
第06版:

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济宁学院附属中学创新党建工作新模式

■本报记者 纪闻路

本报通讯员 高照金

中学生是民族复兴的“生力军”,是强国建设的“续写者”,是红色江山的“接班人”。济宁学院附属中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品牌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力打造“我们是学生的引路人”党建品牌,以品牌引领带动,为学生幸福成长助力领航。

全员育人,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校大力推进“1——5——1”全员育人导师工程,倡导“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人人受关爱”,要求人人填写导师育人计划,精心记录育人过程。坚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导师“每天与学生有一声问候,每周与学生有一次谈心,每周与学生有一次面批作业,每周对学生有一次书面评价,每月与学生家长有一次联系”,引领教师走进学生心灵,指导全体教师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自身良好形象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形成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社团引领,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学校依靠创客空间,成立了机器人、无人机等147个学生社团,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其中,董宸羽同学荣获中国第十四届“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学实验金质奖和全国“小小科学家”科学体验金奖。扎实推进阳光体育课程建设,使每名学生掌握1至3项运动技能,实现以“体”育人。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打造“玩耍——兴趣——技能——创造”四位一体的序列化艺术教育课程,增强美育熏陶,培养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实现以”美”化人。

特色发展,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校遵循 “人人选课程,人人有特长”的思路,制定校本课程开设标准、活动手册和成果展示评价方案,目前开设了102个传统经典、多元思维等缤纷多彩的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强化级部和学校管理,突出教师备课管理形成课程体系,突出学生考勤管理提升课程效率,突出校本创新探究拓宽课程开设范围,让学生秉承传统,开阔视野,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多措并举,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学校通过党团建设让红色教育进入学生心中。开展了“讲述英雄故事”主题班会等“童心向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传承党的文化,铭记党的历史。借助“国旗下讲话”“七一”等时间节点开展爱国教育,使学生100%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同时,扎实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目前济宁学院附属中学已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以培育“中国灵魂、国际视野、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校园精神,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创新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等数百项荣誉。学校将继续优化育人方式,提升育人品质,办让老百姓满意的优质教育。

2023-03-01 ——济宁学院附属中学创新党建工作新模式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30140.html 1 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