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对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动员全市上下始终坚持“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标准,全面掀起创建工作新高潮。在创城工作中,我市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做法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巡礼展示素材,在文明创建中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巩固了成果。文化是民族的基因,更是一种民族精神,我们要肩负好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明新风入脑入心,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就要突出文化担当,厚植道德土壤,深化典型选树,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文化是历史的见证,不仅仅体现在经史子集当中,也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孔孟之乡的文化资源优势和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育功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提升社会整体文明水平,让精神文明之花在孔孟大地绚烂绽放。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等时代价值观念,丰富创建活动道德和文化内涵。要树立一大批接地气、动人心、带露珠、有温度的先模典范,要打造仁义任城、端信兖州、诚信金乡等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道德品牌。通过榜样的道德力量,在全社会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要积极探索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干部政德修养的新方法新途径,打造了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基地,促进干部群众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理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
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就要推动“文化两创”见行见效。我们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文化底蕴厚重、资源丰富的优势,全力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章,在基层社会治理、文旅融合、涵德育人等方面,走出一条文化创新发展的济宁路径。要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多种各具特色的活态传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打造文化建设新高地;要继续扛牢文化大市的担当,履行好历史赋予的文化使命,用好用活本土文化资源,通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八个融入”,打造一批文化“两创”示范点。要统筹做好“资源整合、布局优化、品牌塑造、产品开发”四篇文章,把孔孟、运河、水浒、微山湖等景区连点成线,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
文化是最具竞争力的软实力,我们要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者、传承者,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让群众在优秀传统文化及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下,拥有厚实的“里子”,成为创建的受益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