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杨兆锋 通讯员 王聪)3月24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出台《服务我市建筑业提质升级“四上”企业培育实施方案》,推出了“免申即享”、扶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等硬核举措,进一步优化建筑业资质审批服务,扶持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自该实施方案出台后,已办理建筑企业资质升级业务36件,“一对一”帮扶指导建筑企业96家。
企业足不出户,也不用提交申报信息,就可以享受到惠企政策,这是“免申即享”的一大亮点,既给企业节省时间和成本,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全市审批核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有效期于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2月30日届满的,将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自动延续至2023年12月31日,企业无需申请换领证书,无需申请资质延续。
此次出台的实施方案,还打破了原有资质逐级晋升限制,简化资质申报条件,允许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可直接申请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二级资质。为扶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我市将选择一批具备发展潜力、信誉诚信、遵纪守法的建筑企业重点培育,实行一企一档;摸清底数,建立企业培育档案,重点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对本地准“四上”企业重点扶持,积极协助企业向省住建厅、住建部申请一级和特级资质;鼓励建筑业上下游优势企业在专业承包、工程监理、劳务输出等方面走专业发展、良性竞争道路,实现企业发展“专精特新”化。
为统筹推进建筑企业提质升级,市县两级审批部门成立建筑业企业资质升级审查服务专班,明确审批服务专员,采取“业务培训+以干代训”方式,培养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素质过硬的专业队伍,建立市场主体网格化包保机制,审批服务专员对重点企业实行“一对一”包保服务,“市县一体、部门联动”扶持全市建筑业企业主体发展。
开展“沉浸式”调研,定期到包保企业“一线问需”,深度挖掘工作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根据调研结果及时转化为工作的具体措施,对不同建筑业企业,实行重点关注、分类提升、专业指导相结合,选择符合相应条件对象“一对一”培育,通过解读政策、指导企业准备审批申请材料等,建立问需台账,对每家建筑企业发展动向和诉求实时登记记录,专业指导建筑业企业资质升级,实时跟进申报进展情况,定期召开全市建筑企业资质升级培训会和座谈会,推动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