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2日
第03版:

深刻领会党的中心任务对干部政德建设的新要求

■孟庆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心任务的改变,也对新时代党的干部政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敢于攻坚克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面貌。敢于攻坚克难,彰显的是政治忠诚,展现的是能力素质,体现的是担当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们不同于几十万人、几百万人、几千万人的现代化,而是十四亿多人口的现代化。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中国在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发展问题和挑战。比如说,如何顺利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抢占技术创新的制高点,如何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成果共享和共同富裕,如何在新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中继续扩大开放等等。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在发展机遇面前能够主动出击,敢于攻坚克难,在攻坚克难中书写忠诚担当,在攻坚克难中践行初心使命。

厚植人民情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归宿。厚植人民情怀,就是要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标准。中国式现代化,锚定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就要求我们要兜住民生底线、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不断为人民托起“稳稳的幸福”,让老百姓体会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始终在人民群众身边。

增强忧患意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底线思维。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特质。历史上任何大国崛起与民族复兴,注定会改变现有国际格局,注定要遇到各种力量的遏制围堵。越是接近崛起目标,越是面临重大挑战。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新征程上,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我们更加需要增强忧患意识,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保持战略定力,勇敢面对“四大考验”,坚决战胜“四种危险”,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乐不忘忧,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发扬斗争精神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保障。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发扬斗争精神,关键要激发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志气骨气和底气从哪里来?从中华文明中来。辉煌历史记忆和深厚文明传统决定了中国决不甘于沦为追随某个霸权国家的“二流民族”,这就是志气。几千年的家国情怀和忠义精神,誓死捍卫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不被打断,赋予我们骨气。几千年的荣辱兴衰和高度智慧,赋予我们底气:即使处于历史的最低谷,我们仍然能够坚强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作者单位:邹城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

2023-04-02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32771.html 1 深刻领会党的中心任务对干部政德建设的新要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