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金乡讯(通讯员 仇文 李昌安)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发挥基层党支部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济宁能源花园煤矿综采党支部以现场问题为指引,通过创建“移动党支部”,将思想建设延伸到百米井下生产最前沿,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
冲在前、干在先,党建引领生产效率高。4月下旬,花园煤矿5305综采工作面距离停采线不到20米,而备采的5308综采工作面还不具备安装条件,如果5308工作面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安装,就会出现生产接续不上而被迫停产的局面。在时间紧、任务重、形势严的情况下,为保质保量完成安装调试任务,工区党支部充分调动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摸索创建了“移动党支部”这一党建新模式。在工作面安装调试中,工区所有党员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冲在前、干在先,经过连续夜以继日的冲刺,终于在6月下旬实现了5308工作面顺利开机生产。随着5308综采工作面生产逐步走向正规循环,党员在攻坚克难中所发挥出的先锋模范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工区党支部书记赵伟凭借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带领全体党员探索研究了一套提效减人的人员优化方案。生产期间工作面配置8人,较以往传统综采工作面减少4人。工作面作业人员的减少,不仅提高了回采工效,同时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唠家常、话里短,春风化雨入心扉。由于煤矿一线工作环境艰苦,大家平日忙于生产,传统的集中上大课教育培训模式已无法推行。为确保教育培训实现全覆盖,党支部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方式,通过采取送教到岗位、送思想到宿舍等形式,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更接地气的聊家常式教育,入脑又入心,确保了上级文件精神及各项政策法规及时有效传达。“平时下井忙于生产,下班后还要忙着照顾孩子学习,因此放松了自身的业务知识学习,在矿组织的每月一考中也没能通过,不但自己受到了处罚,工区也受到了通报批评,这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移动党支部’建立后,支部几位委员在井下与我们聊天时,会适当加入一些警示案例,这种方式让我们听得懂、记得住。”党员王书明说。
集众智、解民忧,党建发出最强音。为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上半年综采工区党支部在井下工作现场成立“移动党支部”,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疑难杂症”及时进行“集中会诊”,全力消除“病患”,使党建与生产实现良性融合。安岗员崔守雷带领电工班,经过现场反复研究与试验,研制出了新型“伸缩电缆钩”,这种电缆钩采用活扣方式,可根据现场条件进行增减。使用这种新型电缆钩,满足了综采工作面的现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