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鱼台讯(通讯员 甄贤贤)鱼台县档案馆围绕更好地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通过念好“效、严、漏、质”四字经,积极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预算绩效管理走深走实,为全县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去年以来,鱼台县档案系统创成全省档案工作业务建设“示范单位”2个、“先进单位”4个,县档案馆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连续三年被授予全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完善机制,建章立制增“效”。鱼台县档案馆结合工作实际,先后修订完善了《鱼台县档案馆财务管理制度》、《鱼台县档案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案细则》等规章制度,规范“三重一大”事项提出、研究、决策“三步曲”程序,保障预算绩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端口前移,事前管理抓“严”。根据预算管理一体化要求,结合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库房智能管理系统、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等重点项目,规范编制预算绩效计划。注重通过重大事项预算编制引领档案事业发展,采取外出考察学习、邀请有关专家座谈等方式,对重大预算事项进行充分科学论证,确保预算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前瞻性。
紧盯过程,事中监督堵“漏”。成立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预算执行情况和重大事项进展情况汇报,不定期地采集项目绩效运行信息并分析研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坚持业务科室统筹、相关科室协同、分管领导主抓的工作机制,强化过程管控,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项目实施全过程,定期督导,在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各项要求的同时确保项目质量进度,推进公共服务和重大事项质量双提升。
锚定结果,压实责任求“质”。注重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将预算目标执行情况纳入年度绩效综合考核,对相关科室和人员实行奖惩结合,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与运用机制,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到“花钱必有效,无效必问责”。进一步强化绩效理念,采取专业学习培训研讨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增强其预算意识和绩效观念,确保预算资金用在刀刃上,从而满足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