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嘉祥讯(通讯员 张腾 李超)近年来,嘉祥县深入推进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构建“诉求服务在身边、矛盾化解在源头、问题处理在基层”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围绕社会治理“怎么推、怎么管”这一根本性课题,嘉祥县在城市社区构建了“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搭建了“1+N”(1个党群服务中心、N个红帆驿站)服务阵地体系,建设“红色议事厅”36处,依托“每周夜话”、“周四说事”等载体,组织开展“八方议事”,及时解决各类困难问题。在农村(社区)推行“一网三联五清单”治理模式,充分发挥村干部、“新农人”、“嘹亮人”示范带动作用,村党组织的乡村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据介绍,近年来,嘉祥县率先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从离任村(社区)干部、党员、退休教师、老政法干警、新乡贤等群众中,选聘了一批政治素质高、社情民意熟、法律知识精、群众威信高的人员担任专职人民调解员,不拘泥调解地点程序形式,从会议室到矛盾纠纷现场、到田间地头,做到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专职调解员,同时成立信访思想教育和稳定工作队,灵活吸纳退休干部、包村干部、法律工作者、老乡贤等力量,走村入户“解疙瘩”,妥善化解了基层一大批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继承赡养等矛盾纠纷。
为使群众矛盾有地去、有人解,嘉祥县高标准打造了“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集成调解、法律咨询、困难帮扶、心理疏导等功能,统筹整合法院、公安、住建、司法等20余个部门资源入驻,选聘10余名专职调解员和6名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进驻,同时组织婚姻家庭、金融保险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以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等形式,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纠纷化解服务,实现群众“进一扇门、解万般事”。今年以来,诉前调解成功1031件,一审民商事同比下降10.28%。
嘉祥是曾子故里,礼孝之城,嘉祥县充分发挥孝德传统文化优势,设立 “曾子讲堂”“润心公益讲堂”等,广泛开展 “最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等典型评树活动,深入挖掘凡人善举、身边好人等各类模范人物。针对基层治理特别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全县13个镇街358个村、23个城市社区建立了“文明银行”,将文明行为进行赋分量化,以积分形式兑换精神和物质奖励,探索出“文明银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治理新模式,推动村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
嘉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辉介绍,以县、镇街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为载体,搭建社会治理综合信息系统平台,实现网格服务管理平台、数字化城管平台、雪亮工程等融合衔接,优化网格722个,对网格内群众反映的问题隐患,实行“前端发现报告——网上分级分流——部门限时办理——全程跟踪督办——办结回访问效”网格化处理闭环运行机制,让群众足不出户轻松实现纠纷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