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宁市人民政府主办,即将于8月13日至8月27日在济宁曲阜尼山圣境隆重举行的“尼好,戏剧!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随着倒计时指针的跳动,已越来越为人瞩目。业内人士表示,其中的“大师讲堂”和“艺术工坊”两个精品桥段,无疑是最受广大市民关注的。
● 大师讲堂:
将有演讲问答对话精彩呈现
“大师讲堂”邀请到了孙红雷、韩童生、陈数、李浩、张昆鹏、黄昌勇、郝戎等多位国内著名的导演、编剧、演员及专业院校的管理者,将通过演讲、问答、对话等多种形式举行专题大师讲座。
“大师讲堂”将聚焦青年戏剧者的创作、实践与培养,进行经验传授、技巧分享,搭建优秀艺术家与青年戏剧者之间对话的桥梁,联合业界与院校力量,共同推动戏剧行业的繁荣发展。
孙红雷活动主题:体验生活,你问我答
孙红雷,1970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音乐剧班。曾获得第1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13届及第1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电视连续剧最佳男演员奖、第27届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男演员奖等荣誉。代表作品有话剧《全是北京人》《居里夫妇》《三毛钱歌剧》《四世同堂》,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梅兰芳》《毒战》《全民目击》,电视剧《征服》《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好先生》《扫黑风暴》等。
韩童生活动主题:表演随想
韩童生,1955年6月1日出生于北京市,毕业于中央实验话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获文化部专家、中国国家话剧院“荣耀艺术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代表作品有话剧《生死场》《命运的拨弄》《老妇还乡》《办公室的故事》《疯狂过年车》,影视作品 《狂飙》《张卫国的夏天》《小敏家》《飞跃老人院》《十二公民》等。
李浩活动主题:“导演对演员的选择:从言不由衷到当众孤独——兼论演员创作的七个层面”
李浩,1976年出生于北京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1999年至2016年供职于中国国家话剧院,2016年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表演训练、角色创作、戏剧表演创作、表演训练流派研究等课程。现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任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表演专业教师,北京电影学院戏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领域有当代表演训练方法、肢体剧场、中国戏曲表演训练体系、当代欧美导演创作,译著有斯特拉·阿德勒《表演的艺术》,迈克尔·契诃夫《表演的技术》。
张昆鹏活动主题: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文化经典,彰显中国力量”
张昆鹏,1976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著名编剧、文化策划人,闽江学院客座教授。在部队文工团工作20余年,曾担任导演、编剧、团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类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第一、二、三季总编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点文化类创新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一、二季总编剧。编剧有现实主义题材戏剧《初生》《平凡的世界》《红高粱》《烈火中永生》,历史文化题材戏剧《尚书》《道德经》《楚辞》,电视剧《夺金》。
陈数活动主题:浅谈戏剧文学性与生活的表达
陈数,1977年出生于湖北省黄石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演员工作委员会副会长。白玉兰、华鼎奖、金鹰奖视后,并多次获得主流电影节、电视剧节“最佳女演员”“实力女演员”等奖项。作为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及“梦想先锋”,参与真爱梦想公益12年,曾获得“2014中国慈善名人奖创新奖”“2018女性传媒大奖年度影响力女性榜样”“年度十大公益人物”“2020腾讯新闻年度责任力人物”等荣誉与称号。代表作品有话剧《突出重围》《日出》《简爱》《海上夫人》,电影《峰爆》《长安道》《我和我的家乡》,电视剧《和平饭店》《铁梨花》《暗算》《倾城之恋》《完美关系》《不完美受害人》等。
黄昌勇活动主题:乡土世界与话剧创作
黄昌勇,1966年12月生,河南潢川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同济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中国剧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高校智库——全球城市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艺术管理》(中英文)期刊主编,年度《中国城市文化报告》主编,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上海市政协委员。著有主编作品《王实味:野百合花》《陈从周散文》等,学术著作《左联五烈士评传》《王实味传》《砖瓦的碎影——中国现代文学论》《野百合花的前前后后》《新月派:诗艺探索与文化诉求》《“鲁迅道路”问题的理论反思》《王实味事件与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世界城市(上海)文化论坛演讲录2012-2015》《剧场管理:艺术学理论新视界》《创意英国文化活动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中国城市文化报告2018-2019》等,译著《迪士尼体验:米奇王国的魔法服务之道》,戏剧作品《前哨》《延安》《兰考》《不朽的骄杨》等。
郝戎活动主题:戏剧创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郝戎,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剧协会副主席,世界戏剧教育联盟秘书长,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理事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常年从事戏剧影视(音乐剧)表演专业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长期参与并负责戏剧影视(音乐剧)表演专业的教学改革与探索。代表作品有戏剧导演作品《屠夫》《朱丽小姐》《死无葬身之地》《红白喜事》《杯中的维也纳咖啡》《结婚》《哈姆雷特》《赵氏孤儿》《小井胡同》等,主演话剧《危情夫妻》《长子》《樱桃园》等。
● 艺术工坊:
艺术性与趣味性值得期待
“艺术工坊”活动邀请王亚彬、张肖、孔令美、丁一滕、颜永祺、张艺兴、黎星、崔磊8位国内著名戏剧导演、编剧、演员、舞蹈家、戏剧教育家,通过对谈、游戏、现场互动、即兴戏剧等多种形式,举行多场兼顾艺术性与趣味性的艺术工坊。
工坊受众年龄不限,有无表演经验均可参加,作为“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活动的一部分,艺术工坊为戏剧爱好者们备足了更多元的文化享受,也为戏剧工作者提供了大师指导的机会,将在“肢体探索”“五感挖掘”“创排擂台”“新程式”等超多内容体验中,尽享艺术魅力与戏剧乐趣。
王亚彬肢体探索工作坊主题:艺术令有才华的人相遇
王亚彬,国家一级演员,北京舞蹈学院、亚彬舞影室艺术总监,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舞剧奖、电视剧奖,文化部文华奖新剧目奖,全国桃李杯、央视舞蹈大赛、全国舞蹈比赛表演一等奖,荷花杯舞剧舞蹈诗比赛评委会特别奖等。5次参加央视春晚,多次受邀参加重要国事文艺演出,担任独舞者及领舞,创意、出品“亚彬和她的朋友们”品牌系列演出。她以个人工作室委约世界著名编舞Sidi Larbi Cherkaoui,并联合制作、世界巡演舞剧《生长》。她将中国文学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的小说《青衣》搬上舞台,她也是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委约的第一位中国编舞,不同舞作已在国内外演出逾百场,获得国内外媒体高度赞誉。在14年的舞蹈创作、表演中,王亚彬以舞者、编舞、导演等不同身份,成为国际关注的青年舞蹈艺术家。
“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艺术工作坊项目,王亚彬将以受邀演出舞剧《西游》,展开她对于舞蹈的理解与认识,并带领大家走进舞蹈世界,一起进行肢体探索。
张肖戏剧工作坊主题:戏剧导表演体验——戏剧剧场
张肖,戏剧导演,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2011级本科班、中央戏剧学院表导演高级研修班。主要导演作品《蓟州疑云》入选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一季,另有《大真探赵赶鹅》《小岛上的英台》《芳心之醉》《认真的重要性》《戏剧性一夜》《横财满屋》《水晕》等。
工作坊内容: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值得被关注,被看见,被搬上舞台。习惯了网络交流的人,语言被碎片化的文字取代,肢体表达被更具感官刺激的表情包视频取代,个人情感被导向性的舆论取代,那么,离开网络,我们如何感受情绪,如何发掘自我?让我们一起通过故事的讲述和戏剧化的呈现,走进我们最初的样子,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童年记忆,寻找我们最真实、最有生命力的那段生活。从倾听开始,我们听故事、同理、感知情绪,从表达开始,我们使用身体和声音讲述故事、表达情绪。
孔令美表演工作坊主题:演技就是生活的沉淀
孔令美,伶美文化创始人,200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演员。主要表演作品有电影短片《三分钟》,电影《亲爱的》《不止不休》,电视剧《好好生活》《遇见璀璨的你》《少帅》《脱身》,话剧《那次奋不顾身的爱情》《奔跑的灵魂》《甄嬛传》《一夜一生》《我不是李白》《如果我不是我》等。
工作坊内容:每个人都能成为演员,只是你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剧本,挖掘自身的闪光点,让生活变成表演的舞台,你的观众,自然会为你而来。
丁一滕新程式工作坊主题:中国当代戏剧表演“新程式”的生成与应用——中国传统戏剧表演技巧的转化
丁一滕,1991年出生于北京,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演员。2012年参演黄盈执导话剧《卤煮》,同年参演孟京辉执导话剧《活着》。2015年受邀去丹麦欧丁剧团学习交流,开始了在导演创作方面的探索,并成为其建团以来首个中国特聘演员,同年导演首部话剧《拥抱麦克白》。2017年执导话剧《醉梦诗仙》,2018年凭借话剧《窦娥》《醉梦诗仙》获得壹戏剧大赏“年度新锐导演奖”,同年执导话剧《伤口消失在茫茫黑夜中》,2022年执导话剧《我是月亮》《我不是潘金莲》,并在同年参加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创作了话剧《O》。
工作坊内容:“新程式”是对传统程式化表演技巧进行变形和改造,将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的精髓,与西方当代戏剧表演训练方法,即丹麦欧丁剧团的表演训练方法相融合的当代戏剧表演全新概念。
“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艺术工作坊项目,丁一滕将带来独一无二的“新程式”。其中“花之行走”是丁一滕自创的肢体训练方法。该训练是在丹麦欧丁剧团演员Iben Nagel Rasmussen的训练方Green基础上融入被提炼减小的中国戏曲台步,以及舞踏的创作精神,从而形成一个可增强表演者核心“腰力”、保持身体张力、“心理”与“形体”相互带动,使表演者在舞台上更具在场与存在感的训练方法。
颜永祺导演工作坊主题:窥探导演秘笈
颜永祺,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硕士,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博士,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硕博生导师,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展示导演,2008年北京残奥会体育展示导演,2022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戏剧导演,2022年第19届杭州亚残会开幕式戏剧导演。
颜永祺是马来西亚21世纪最重要的戏剧导演之一,蝉联7次马来西亚戏剧奖的最佳导演,出版了8本戏剧著作,属于舞台综合能力较强的创意导演。除导演、编剧、音乐创作、舞美设计之外,也是一名杰出的导表演老师。擅长用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美国“方法派”体系、即兴喜剧表演法等手段进行表演教学,教学经验长达18年。
颜永祺至今编导了近50部舞台剧作品,获奖作品有《青春禁忌游戏》《北京人》《理查三世》《尼伯龙根的指环》等,是首位在中国获得戏剧博士的马来西亚人。2022年,颜永祺被评为“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40年”最具影响力导演之一。
工作坊内容:同样的剧本为何经由不同的导演,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舞台效果?答案就取决于谁的导演手段更为高明。这是一场全新模式的导演工作坊,学员们全程都在“创排擂台中”搏斗,用实力来赢得导师累积多年经验的导演创作秘笈。3个小时内,学员们也许能横扫所有秘笈,也许徒劳无功。学员能否赢得所有秘笈,又或是协力开创新的导演创作手段,一切尽在课堂中。
张艺兴表演工作坊主题:追求独一无二的表演令人着迷
张艺兴,青年演员、歌手、音乐制作人。6岁开始在中国各电视节目中表演,2012年在海外正式以艺人身份出道,2015年在中国成立个人作室。致力于提高个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持续向市场输出更好的作品而不断努力。其参演的影视作品《一出好戏》《大明风华》《扫黑风暴》等,均取得不俗的成绩和口碑。在音乐领域亦取得不俗的成绩,荣获多个奖项,创作如《夸父逐日》《炎黄子孙》《莲》等,在业内外引起极大关注和讨论的优秀作品。
工作坊内容:在公众眼中,张艺兴曾是一位被“标签化”的偶像。然而,作为一名尊敬舞台、崇尚创作的文艺工作者,他以极其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对于自己的舞台有着独到的见解。作为演员和音乐人,他从未停歇对专业的追求和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在本次交流活动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张艺兴的表演世界,探索他如何从一名新人起步,勤勉耕耘自己的表演之路。
黎星艺术工作坊主题:舞蹈+剧场+……=?
由两位导师组成。
黎星,青年舞蹈艺术家,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先后荣获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全国舞蹈比赛、CCTV舞蹈大赛、首尔国际舞蹈比赛、罗马现代舞大赛、汉诺威国际编舞比赛等国内外顶级舞蹈赛事20余项金奖。2018年创立个人工作室专注舞蹈艺术创作,探索当代剧场的不同表达方式,与当今世界不同领域的顶级艺术家跨界合作,塑造具备多元审美的突破性艺术空间。导演、编创、主演代表作有《大饭店》《红楼梦》《火车站》《沙湾往事》《天路》《一撇一捺》《追梦人》《花木兰》《丝绸之路》《青衣》等。
崔磊,青年编剧,供职于中国国家话剧院创作部,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代表作品有舞蹈剧场《火车站》、民族舞剧《红楼梦》、话剧《牛天赐》、民族歌剧《扶贫路上》等。
工作坊内容:此次“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艺术工作坊项目,黎星导演将和编剧崔磊畅谈他们的合作与创作,讲述他们对于舞蹈、戏剧、剧场、文学的理解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