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焦裕如 刘振华
信息化是医共体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微山县人民医院充分利用远程会诊等信息赋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群众看病就医体验。
据了解,2019年以来,微山县人民医院“心电一张网”共覆盖20个乡镇卫生院,远程心电会诊系统共诊断病例1万余例,其中危重病例300余例,包含急性心肌梗死150余例。医院“心电一张网”的建设,成功搭建起区域“救心”的高速平台。微山县人民医院心电图远程会诊中心近日突然接收到一份来自昭阳街道运河村卫生室的心电图,心电图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值班医生立即通过远程心电会诊平台,将报告返回该村卫生室,并立刻联系岛上值班医生了解病情。该患者当时因突发胸闷、胸痛伴大汗,一小时后就诊,立即转入了微山县人民医院救治,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随即同步启动,胸痛中心团队迅速集结。经急诊心脏造影证实,患者血管前降支99%急性闭塞,专家们马上进行手术开通血管,术后病人症状有效缓解、转危为安。
近年来,微山县人民医院强力推进医共体建设,与昭阳卫生院、傅村中心卫生院、西平中心卫生院、微山岛卫生院信息化平台项目正式上线运行,初步达成互联通、强基层、共提升、同管理的工作目标,开展预约治疗、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区域转检、远程阅片、区域心电、慢病管理等协同服务。2023年4月,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县人民医院五个“专家基层工作室”覆盖乡镇卫生院,分别设立在驩城、两城、韩庄、傅村、昭阳5家分院,将充分发挥微山县人民医院的优势资源,以团队帮扶的方式,对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教学进行指导,积极促进乡镇卫生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基层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依托信息化建设,微山县人民医院成立远程影像、心电、会诊等七大中心。2023年上半年累计进行远程会诊118例,远程心电会诊3892例,远程影像会诊2426例,其中远程DR会诊2175例、远程CT会诊246例、远程MR会诊5例,远程检验441人次,远程病理409人次。医共体内部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行政办公、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等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并实现“基层检查、网上预约、上级诊断和区域互认”。
不仅如此,微山县人民医院依托县域急救资源的优势,创新改造湖上120急救艇,配备了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应急供氧器等急救设备,打造水陆医疗急救联动处置的新模式,满足微山岛周边水域的突发疾病快速处置需求,进一步提升湖上应急救护和转运能力。在急救体系建设上,微山县人民医院探索出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的新模式,并将院前急救和水上应急救护有效整合,把医疗急救前移至水上舰艇,形成联动机制,第一时间为湖区群众和岛上居民提供医疗救援服务。
微山县人民医院院长李运来表示:“作为医共体龙头单位,我们打通县域医疗‘壁垒’,建成智慧医共体,陆续在15家乡镇卫生院开通了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检验、远程病理,促进微山紧密县域医共体的‘八统一’。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为百姓提供更加便利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