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8日
第02版:

科技加码 百姓事业更甜蜜

——记市派泗水县金庄镇第一书记服务队队长张连秋

■本报记者 张彦彦

烈日当头,在泗水县金庄镇马头山村李学成的200多亩地瓜田里,一排排黑色细管均匀地铺设在地瓜苗下,新型水肥一体化技术正在为茁壮成长中的“心香”地瓜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养分。

“市农科院张书记给我们带来了新技术,让我们的农田真正实现了灌溉、施肥自动化。”李学成告诉记者,自从去年引进了“心香”品种,他尝到了科学种植地瓜的甜头。今年又加大了种植规模,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地瓜10月份便可成熟收获,目前订单已经供不应求。

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目前,新型水肥一体化技术已在金庄镇推广应用,农业科技含量正不断提高,科技引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子越来越清晰。这一切都要源于两年前从市农科院来了一位“张书记”。

“张书记”是泗水县金庄镇第一书记服务队队长张连秋,自驻村帮扶以来,他利用派出单位和自身优势,依靠科技创新,强化科技赋能,努力推动金庄镇西瓜、地瓜等特色产业发展,带领帮扶村走出一条以科技提升品质、以品质铸就品牌的发展新路子,将特色农业发展成为助推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甜蜜”事业。

科技支撑 促进绿色发展

金庄镇地理位置独特,南部为山区丘陵、北部为平原,土壤为沙壤土、透气性好,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百姓传统上一直有南种地瓜、北种西瓜的习惯。张连秋通过调研发现,老百姓种植的品种非常单一,品质参差不齐,品牌效应弱化,产业优势不明显,一旦到了西瓜、地瓜大量上市的时候,经常出现“瓜贱伤农”的状况,成为产业发展的阻力。为了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张连秋不断思考,从品种更新、绿色生产、人才培育、品牌建设四个方面加大科技帮扶力度,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用,依靠科技助力,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为促进地瓜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提升产量品质,提高商品率,服务队推广使用脱毒种苗,改变种植模式。2022年帮助马头山村、戈山厂村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分别建成了3000平方米、4800平方米的脱毒种苗繁育大棚,依托科研院所提供原种种苗进行繁育,联合夹谷山、永兴庄等周边村庄全部用脱毒种苗种植1500多亩,插秧方式由原来的“直插”改为“斜插”或“平插”,这样生产出的地瓜产量高、品质好、商品率高。推广使用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实行配方施肥,精准灌溉,提高水肥利用率,实现节本增效。实行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降低产品农药残留。2022年在马头山村建立80亩香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将农产品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进行统一标准化管理,香薯平均亩产达到2500公斤,每亩节约成本200元,亩均纯收益4000元以上。为了保证甘薯品质,延长市场供应期,2022年争取资金466万元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甘薯通风贮藏库,2023年上半年已建设完工,有力推动了当地甘薯产业的发展。

科技引领 壮大特色产业

今年夏天,泗水县的“彩虹西瓜”凭实力“出圈”了。

这些西瓜外观呈椭圆形,果皮和普通西瓜没什么两样。但沿着绿色齿条切开后果肉红黄镶嵌,瓤质酥脆,汁水饱满,中心含糖量12.5%以上,品质优,此西瓜品种为中彩2号。

与普通西瓜“甜王”相比,中彩2号果肉红黄镶嵌,颜色更艳丽,有“彩虹西瓜”之美称。在成熟过程中,坚持自然成熟,不催熟不打药,成熟后方可采摘,科学种植,保证西瓜的养分,使得西瓜口感别样的香甜、自然、富硒。

此次新产品中彩2号是张连秋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引进,在泗河街道东立石村成功地进行试验,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今年该镇所种植的中彩2号第一批全部销售完毕。服务队以提高农产品品质为基础,通过提供技术支持、拓展销售渠道等举措,为种植户开展全产业链技术服务,不断促进西瓜产业提档升级,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科技兴农,种子先行。”种子是产业发展的源头,好种子带来强产业。2021年12月底,张连秋在派出单位济宁市农科院的支持帮助下,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了7个西瓜新品种,通过与泗水当地主栽品种品比,筛选出4个优质、高产、适宜当地种植的新品种。2023年逐步引导群众进行推广种植,辐射带动周边发展,形成产业规模。2022年与浙江省农科院、济宁市农科院合作,在金庄镇马头山村、戈山厂村建立了甘薯新品种生产示范基地,引进地瓜新品种15个,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6个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优质新品种,助力地瓜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建立科技帮扶的长效机制,推动泗水县农业农村局与济宁市农科院在5月11日签署了技术服务产学研合作协议,联合开展科技攻关、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为泗水县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科技赋能 发展高效农业

针对帮扶村产业特色不突出、村集体又无其他经济收入来源,张连秋引导村“两委”从土地上做文章。借助泗水县退林还耕有利时机,鼓励村集体对群众土地进行流转或者托管,将土地、劳动力、资金、设备等生产要素优化整合、集中运营,发展高效订单农业。依托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重点开展小麦、大豆、花生良种繁育和鲜食玉米、水果玉米等高效农业种植,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通过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降本增效,农业订单保证销售价格稳定,实现最佳经济效益,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带动了村民致富。目前,南玉沟、三角湾、西岩店等6个村已流转或托管土地3000多亩,引进合作种子公司3家,鲜食玉米生产加工企业1家,预计每年每亩耕地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400元以上。

同时,围绕帮扶村建设用地指标少、资金量小、无法规模投资等现实问题,服务队创建“微工坊”发展模式,支持村党组织利用农村闲置住宅,发展传统手工业、加工业等庭院经济,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解决了农村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如今,庭院经济正逐渐成为金庄镇乡村产业振兴的致富新路径。

乡村振兴需要科技力量,以特色优势构建农业体系,用产业支撑推动乡村振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挥科技帮扶职能优势,将特色农业精品种植发展成为助推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甜蜜事业。”张连秋坚定地说。

2023-08-18 ——记市派泗水县金庄镇第一书记服务队队长张连秋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43300.html 1 科技加码 百姓事业更甜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