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20日
第04版:

回到安静的心湖

叶燕君

夏季一来,尤念外婆家——那个蜗缩在深山里,几乎与世隔绝的小镇子。于是,翻开盛慧的《外婆家》,就像回到老家,走入一段快乐清凉的童年时光。

作家盛慧是江苏宜兴人,江浙自古连成一片,山多水多,很多习俗也是通行的。怪不得进入《外婆家》心情分外舒展,熟悉的场景,熟悉的人,让我立刻卸去了满身的沉重,像一条鱼回到故乡,漫游在自己熟悉的水梦里。

精心勾勒的水墨画

这是一本散文集,以童年的成长为线索,如珠链一般串起见闻,也串起了乡愁、童趣、亲情和感悟,切换不同的视角叙述故乡,渲染着浓浓的乡愁。

好的散文,辨识度非常高,形散神不散之下,则挥洒自如,变化万千,或柔或刚,或张或驰,或清新或富丽,总是让读者身临其中,感同身受,继而流连忘返。

《外婆家》的语言是典型的南方山水系,譬如千回百转的溪流,又如黛深铅浅的云峰,是精心勾勒的水墨画,柔婉、清澈、恬静,在阴阳分担上,自然多了几分阴柔的张力。

我很喜欢《风像一件往事》,写到老家很破落的半间堂前,以及作为爸妈新房的一间屋。日子困窘,捉襟见肘,作家的笔下却流露出一种从容的安详:我们家那张没有光泽的桌子,它是我们家年代最久远的物件,它的安静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威严。堂前总是散发着黄泥的光亮。住在这份安详里,作家的笔触柔软细腻,柔韧灵活,满眼是新奇和趣致。

当然,提到亲人去世那几节,也流露出哀伤和痛苦,但他的文字始终带着温暖的清醒、内敛的觉知,没有过分渲染这种痛苦,也不张扬人人可能遭遇的“生与死”的难题,一切因果随顺,自然的生发。

童年是一种心灵状态

童年往往是人类精神长河的源头,是个体生命的起点,是人生最初的生命情形,正如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所言:“童年深藏在我们心中,仍在我们心中,永远在我们心中,它是一种心灵状态。”

盛慧用独特的语言,构筑起一座通往儿时岁月的桥梁。跨过这桥,宛如跨过小时候走了无数遍的那座小石桥,一抬头见到满头风霜的外婆站在那里,手里捏着一个新下糯米粉包红豆沙做的“馒头”,塞到我手里,笑眯眯地说,“吃!”

泪水一下溢出眼眶,触摸着白白软软的馒头,我慢慢咬了一口又一口……这是我翻看第一篇《胃的回忆》时引起的记忆。《胃的回忆》特别符合我的胃口,因为我本是个贪嘴的人,文中提到“小酥糖”“玉带糕”“猪婆肉”等等,和我老家的叫法略有不同,但做法和材料大同小异。

作家又写道:轮船码头很热闹,码头旁有一家杂货店,在我眼中,它是小镇上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在生命最初的岁月里,我就透过这扇门,想象着小镇之外那遥远、辽阔而又无比绚烂的世界。

我的老家则是山多,让我向往又嫌弃的地方就是汽车站。汽油味大,可飞转的车轮又像有某种魔术,能把人带往外面的世界。那种遥不可知,那种无可确定,恰是最诱惑人的命运指引棒。

很多年后,我再次回到老屋,回到作为古建筑群被保存起来的四合院廊桥下,忍不住问自己:倘若知道外面的世界其实和想象中完全不同,在一点点陷进去的同时也要经历各种被锻打的纠结、矛盾和冲突等等痛苦,你还会去往吗?想了想又觉得自己这个问题好傻。人这一生,最不可确定的就是时间,一旦流逝,再难回头。因之,所有哲人都告诫我们要活在当下,因为当下即永恒。

我们终将与自己和解

读《外婆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在这个由恬淡文字组合成的世界里,处处充盈着灵动和本真的生命力。真正有生命力的创作,永远是与作家的内心生命密切相连的。有人把这样的写作称为深情的怀旧或“反刍”,这种写作的意义,往往需要表现出写作者更为自觉的警策与自省,以及对生活底蕴更接近初始形态的真实发掘。

迎着七月的风,岁月凝结在阳光浮动的瞬间,时间仿佛定格在这里:炊烟袅袅叫醒了小镇的白天,瓦楞青苍的老屋藏着儿童的秘密;荒芜的老街长满了乱爬的野草,在寂静中讲述着埋藏在墙角泥尘里的老故事。这里有一种野生的东西叫率性。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背着大人拿钱去买一颗大白兔;在碧水潺潺的溪流中,嬉水抓鱼,品味最早的烧烤;在和外公外婆相依的日子,每天眼巴巴地嚼几粒茴香豆,夹一筷子盐水鸭或盐水鹅,感觉幸福无比,恨不得每时每刻泡在饭桌上;晚饭后乐滋滋抱出在井水中泡了一天的西瓜,就着舒爽的晚风一刀豁开,粉红的瓜瓤携着甜津津的汁液飞溅在嘴角,一卷舌头裹入腹中。白天,喧闹的声音此起彼伏;深夜,枕着星河入睡,屋脊上的瓦片泛着白白的月光。这里有一种哲学的奥义叫归真。

读着熟悉的文字,或者会心一笑,或者心有戚戚。江南小镇在时序的延展里变化着,在作者的体验情绪里舒展着,用一种平平常常的色调,绘出了一幅具象温暖的画卷。

细节之外的留白,是淅淅沥沥的雨声,是芦苇荡里的摇橹声,是草木散发的气息,是啁啾婉转的鸟鸣,还有老房子木楼梯的吱嘎声,一起汇聚成了古老乡村的朴素乐章。

《外婆家》的体验,治愈了我的忧心和焦虑,让夏日以来积累的烦躁逐渐回归心湖的宁静。当我心平气和地阅读这本书,仔细地触碰着文字中的温暖和童真,一种纯然天真的力量也在缓慢回归。

故乡是母亲,是外婆,是我们永远无法真正逃离的地方,但也再无法真正回到过去了。不过没关系,无论好坏美丑成功与否,无论是否成为了那个自己曾经向往成为的人,我们可以试着回到故乡温暖的原野,在外婆温柔的注视下,让过去的记忆和将来的期待握手言和,回到当下那个永恒的时刻。

这一刻,我仿佛穿越时空来到梭罗的瓦尔登湖畔,我注视着他曾经居住的小木屋,灰白色墙上至今挂着当时手作的粗糙工具。这一刻,我可以安之若素地对自己微微一笑,是啊,在这里我们需要激荡什么神圣的思想呢?当我们千辛万苦地去适应社会,适应他人的评判,适应无中生有的标准时,不如回到安静的心湖,对自己微微一笑。

《外婆家》 盛慧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粤梅 摄影

2023-08-20 叶燕君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43384.html 1 回到安静的心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