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项清 通讯员 吕卫锋 曹菡 摄影报道
“今天咱们能采摘多少斤……”8月18日一大早,邹城市香城镇第一书记邵鹏就来到了位于该镇张桃村的“阳光玫瑰”葡萄园里,与葡萄园的负责人王鲁华一起商讨葡萄销售计划。
自2021年11月从邹城市直机关来到香城镇担任第一书记服务队队长,邵鹏大部分的时间不是在田间地头,就是在去村庄、田间的路上。从农业产业帮扶到文化惠民,再到百姓利益无小事的乡村物业打造,邵鹏带领他的15名第一书记,在乡村大地上,以高度的责任、使命感,绘就了一幅勤政为民、高效服务的美丽画卷。
“把心交给群众”。刚一来到香城时,都是在城里长期工作的第一书记们大都缺少农村工作经验,服务工作摸不清头绪,出现心中无计、发展无方等问题,一度陷入停顿状态。通过与百姓和村里干部们心贴心地交流,邵鹏和伙伴们最终确定了“民情三问”工作法,通过“一问群众的难,二问百姓的盼,三问发展的计”,找到服务群众的“好题目”,架起了一座与群众的“连心桥”。
“第一书记们可是给我帮了大忙。”“阳光玫瑰”葡萄园负责人王鲁华告诉记者,“阳光玫瑰葡萄”是葡萄中的高端品种,在香城镇一期种植了600亩。但在前两年受疫情等市场因素影响,价格和销售一度波动。第一书记服务队知悉后全员上阵,给刚刚上市的“阳光玫瑰”葡萄找“婆家”。尤其是西羊皮村第一书记时光,分别和派出单位邹城市融媒体中心、邹城在线对接联系,把直播间搬到了葡萄园,当起了“阳光玫瑰代言人”进行线上直播带货。最多一天卖出阳光玫瑰一千多斤,实现日销售收入两万余元。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成功走红后,服务队又结合不同农产品的成熟季节,对接网上邹城、菜库鲜生,连续组织多场线上紫色马铃薯、紫菜花直、羊角蜜甜瓜等香城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活动,还积极对接邹城百货大楼、鑫琦超市,搭建第一书记农产品专柜,进行农产品水果线下销售。近两年来,第一书记服务队通过线上线下的“双管齐下”,已帮助香城镇销售近百万元的各种特色农产品。近三年来,他们还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帮助村镇在农业结构调整、金融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邵鹏书记直接联系的苗马村,通过对全村土地的集约,种植高收益的500亩蜜薯,连同村里其它收益,每年为村民分红150余万元。
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文化帮扶是第一书记服务队收获的又一丰硕成果。作为邹城市委宣传部派来的第一书记,邵鹏充分发挥“娘家人”的支持资源,近三年来先后组织、协调在香城成功举行了全市村歌大赛、乡村春晚、乡村音乐节、乡村诗歌采风创作、摄影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同时与孟子研究院联合,在村里积极推行“孟子学堂”建设,让乡村百姓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沁润。
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针对乡村留守老人居多的实际,香城第一书记服务队率先在全市乡村成立了首家“民为贵”乡村物业服务站,组织志愿者为乡村百姓服务。同时第一书记们充分发挥在市直部门工作的优势,积极争取各项扶持资金710万元,各项项目资金789万元,用于乡村农业经济发展、水利设施、农村公路、乡村文化等建设,有效改善、提升了民生福祉。
“为了淳朴的父老乡亲,为了善良的姐妹兄弟,你把幸福播撒在百姓的希望里……”在孟子故里邹城市,像邵鹏一样的第一书记共有126名,分布在全市13个镇。在不久前举办的全市村歌大赛上,年轻的第一书记们登上舞台,唱起《第一书记之歌》,他们肩负党组织的使命和重托,穿一双布鞋,将裤腿挽起,踏着晨露在田间地头,帮助百姓书写下乡村的幸福和美丽。
乡村摄影大赛
与留守儿童一起过节
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唱响第一书记之歌
组织好媳妇好婆婆赏梨花活动
让乡村孩子体验非遗文化
帮助果农收获香梨
倾力打造的乡村音乐节
与村干部一起商讨村庄发展大计
葡萄园里的第一书记直播团队
倾听百姓心声
组织留守儿童感受传统文化
引进的高效农业蜜薯种植
察看优质葡萄生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