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刘彦芳 陈根运)济宁经开区马集镇全面围绕“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目标,树立必胜信心,保持干事激情,坚持只争朝夕,奋力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争创全市党建引领网格化服务管理先进乡镇,打造“一套系统”。开发马集镇智慧网格服务平台,同步开发APP,实现信息发现——上报——分派指挥——处置完成——反馈——考核的闭环指挥模式。实行两项改革,推进“接诉即办”改革和机制效能改革。落实首接责任制和首单责任制、“上交”和“下交”、考核与被考核三项机制,创新实施村级“红花榜”奖励机制。提升“三个圈”,“网格化+邻里圈”“网格化+商户圈”“网格化+单位圈”。深化“四网格”,搭建就业型网格、宣教型网格、帮扶型网格、文艺型网格。
积极对接省、市自然资源局,利用该镇西部山区生态修复治理优势,创全省山区生态修复先进乡镇和森林防火先进乡镇。积极对接济宁能源集团,争创全市港航物流工作先进试点单位,积极争取国家级工业港航物流产业强镇。依托紫薇小镇,打造省级科创先进基地,创新构建全市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第三季度税收、非税收入两项工作,完成全年任务总数85%以上。积极与广东尚高集团对接合作,招引山东京杭顺达港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落地,该项目占地5000亩,总投资过100亿元,年税收6亿元以上,实现“再造一个经开区”。与中科智联国际产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全方位对接,力促鲁西南现代农业智慧物流港产业园项目落地,计划投资30亿元,年利税10亿元。马集工业园积极培育20余家企业技改扩能、做强制造业主业,实现年均税收2000余万元。西部山区深度整合修复治理,全面推进4大片区2400余亩废弃矿坑修复。以紫薇文化节暨紫薇小镇开园仪式为燃点,把紫薇小镇打造成独具鲁西南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始终紧绷“一排底线”之弦。常态化深入开展信访稳定分析研判、安全隐患大排查、生态环保巡查、耕地保护大整治行动,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督导考核问责,切实查实隐患、整改问题,守牢守好“一排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