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24日
第08版:

实施党建六大工程 引领推进“三创”工作

本报通讯员 齐福兵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一重要定位和“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建立“一核引领、双向融合、三向发力、四级联动”的1234党建工作体系,提出“创一流、创双高、创本科”工作目标,实施党建六大工程,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实现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实施铸魂导航工程

学院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着重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和教职工每周二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主动权。

全力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发展,学院加入东中西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联盟。常态化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配齐配强辅导员队伍和专职思政课教师,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讲思政课工作,高质量举办“课程思政研课会”,《声乐》教学团队以总成绩第一名进入山东省“课程思政研课会”总会。《用好互联网 构建大思政 育好新生代》荣获全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十大典型案例。

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院新闻宣传工作的实施办法》,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案例《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四项措施,助推教师阶梯提升》在山东省教育厅官网发布;学院官微开设“三创”专题专栏,下设“成果+”“风采+”“学子答卷”等子栏目,全力讲好济职“三创”故事。强化师德师风培育。研究制定《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方案》,对师德师风问题“一票否决”,开展“开学第一课”“师德标兵”报告会等师德师风教育活动。1位老师荣获“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以大抓基层为导向

实施强基领航工程

牢牢牵住党建责任制“牛鼻子”,实行“清单式”管理,制定《党委党建工作清单》《党委书记党建工作清单》《党支部党建工作清单》《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清单》“四张清单”,建立知责、履责、督责、考责“四位一体”党建责任落实管理机制。打造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三支思想能力作风“三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建成1个全国样板支部、1个省级样板支部、1个省级“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获批全省教育系统共产党员先锋岗1个,全省教育系统党务工作先锋1名,济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

出台《济宁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管理办法(试行)》《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培养管理办法》,学院2023年拟引进青年博士、高层次、高技能和急需紧缺人才180余名。学院设置技能大师工作室,企业设置教师工作站,构建教师团队全职业生涯、进阶式发展培育体系。3个教学团队获批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业绩引领,类别管理,阶梯提升”高职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文化引领、网络赋能、联盟联动、实践躬行——大思政育人格局构建与实施 》入选山东省教育评价改革项目库。出台《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人才队伍发展规划(2023——2025年)》,印发《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岗位挂职学习锻炼管理办法》,63名干部参加“驻村第一书记”“助企攀登”“省‘四进’工作组”“民意‘5’来听”。开展“青年干部(教师)上讲堂,聚焦‘三创’比担当”活动,38名青年干部(教师)代表上台“比武”。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实施实践启航工程

学院把实践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将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积极打造有专业依托和广泛影响力的社会实践精品项目,2个团队荣获2023年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1个团队获评“笃行计划”全国示范性团队。高质量完成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2023中国·济宁研学旅行创新发展大会等赛事志愿服务。国旗护卫队囊括第五届全国高校升旗手赛事全部奖项;在山东省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获奖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获第一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银牌1枚、铜牌1枚,占济宁市奖牌数(青岛主会场)50%;获第九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银奖各1项;获第十九届山东省青年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效专项赛金奖2项;获2023年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移动应用开发赛项全国决赛二等奖,并代表国家出征南非国际赛。突出劳动实践,创新具有济职特色的劳动课教育模式,毕业生孙永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打造活力“第二课堂”,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持续打造“五月的鲜花”“青春对话——与书记面对面”“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济职开讲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宿舍文化节”等育人品牌活动。举办毕业典礼、军训成果展示、先进班集体风采展评等活动,实施“大学生文明素养提升专项活动”,强化学生行为规范。稳步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构建覆盖学生在校全生命周期的学生管理服务支撑体系。全面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全院601名导师已和1647个宿舍的学生结对包保。在山东省教育厅举办的2022年高校“公寓的故事”主题系列活动中,学院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连续6年荣获“优秀组织奖”。在第六届山东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学院辅导员荣获三等奖。

以数字赋能为驱动

实施文化助航工程

学院在全国首创“三融三进三课堂”文化育人体系,推进课程化、活动化、数字化、产业化、国际化、联盟化“六化”同行。获批教育部“文化+网络”双赋能思政共同体、高校思政精品项目。主持建成“儒韵匠心”国家级教学资源库,获批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深入推进“文化+网络”双赋能的思想政治教育,成功入选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文化育人专委会主任单位、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单位。牵头“职业院校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当选全国研学旅行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获批“中文+职业技能”丝路华语系列教材建设单位。两获省政府文化创新奖。

发挥非遗体验馆、汉画博物馆、国家资源库交互体验中心等场馆育人功能,举办名师课堂、技艺研习、研学体验等丰富多彩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学院“儒风雅乐团”在全国职教周开幕式现场和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展演。成功举办全国第十二届读《论语》教《论语》师资研修班,与济宁市侨联联合协办2023“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在2023年山东省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师生作品《一孔观天下》获中华经典诵吟特色学校组一等奖第一名,并入选国赛。

以作风提升为抓手

实施廉政护航工程

紧扣党委重点工作,用好督查问责利器。修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清单,组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成立督查考核领导小组,构建“蓝黄红旗”督查工作机制,累计印发督查通报4期。扎实开展政治监督,坚持纪委书记带头抓,与中层干部开展提醒谈话30余人次,建立用好《政治监督活页》《干部廉政档案》等监督载体,制定出台《中共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巡察工作实施办法》,运用常规、专项、机动等多种巡察方式实现一届党委任期内巡察全覆盖。进一步拓展信访举报渠道,创新开发“码上举报”平台,全面推广“码上投诉马上办”信访工作新模式;开展“长期不上班”“干部经商办企业”“社会(社团)兼职”专项治理行动,聚焦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下发《廉洁过节通知》《工作提醒》。制定出台《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安全风险防控责任清单》,梳理排查廉政风险点63个,制定防控措施134条;制定《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工作人员作风建设“十要十不准”》,建立常态化调研式督导机制。

建设廉洁文化,叫响“儒韵济职清风”品牌。出台《关于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组织开展“上好一堂廉洁思政大课”活动;编印《高校违纪违法警示案例汇编》,收集整理典型案例189起。

以深化改革为主线

实施发展远航工程

学院不断优化专业布局,高标准建设专业群,大数据技术专业群获批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眼视光技术专业在“金平果2022眼视光技术专业高职专业排行榜”中位居全国前3。高标准打造精品课程,3门课程入选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6部教材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位居国家教学成果奖全国高职百强榜第38名;获评全国高职院校资源建设60强。学院顺利完成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验收工作。

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走访联系企业477家,4个项目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校企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举办眼视光技术、物流管理等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眼视光技术专业”中韩合作办学项目获批“山东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示范工程”立项建设项目。加强与首要大学、新纪元大学学院、北吉隆坡国际学院3所院校的国际交流合作。学院被确立为第一批埃塞俄比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立项建设单位,组织申报的机械加工技术员3级和宽带网工程师4级职业标准获批立项。独立开发的坦桑尼亚幼儿教师5级,参与开发的婴幼儿托育师5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员6级岗位职业标准和配套专业教学标准全部通过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教育委员会审核,获得官方认证,正式纳入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教育体系。

实施“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及导向性教科研项目培育计划”,教师申报科研项目数量较往年大幅提升。申报各类科研项目突破200项,截至目前,立项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68项,获批国家专利21件。签订《枯草芽孢杆菌和苏云金杆菌菌剂研制项目》等横向科研项目合作协议26项,技术服务到款额400余万元。学院获批山东省“互联网+教育”研究基地,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济宁市科技创新优秀团队。成立社会培训专班,制定出台《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培训管理办法》和《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培训经费管理办法》,推进社会培训工作提质增效。2023年1月至今,组织举办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研修班、城乡各类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评价等30余项180个班期的培训项目,累计培训人数3万余人次,社会培训到账资金460余万元。

打造市域文化产业产教联合体。学院依托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成立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产教联合体,并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牵头成立文化创意产教融合共同体,建立校企牵头、多元参与、实体化运行的模式。稳步推进山东省高等学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学院成功入选《山东省“十强”优势产业集群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规划》。学院成功当选现代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共同体理事单位,形成《强化科教融汇赋能 支撑教改助力技改》典型案例。学院成功入选全球工匠联盟(亚太区)会员单位,欧中“一带一路”文化、教育、旅游和经贸发展委员会中方理事会理事单位,成功获批中德产教融合职业教育联盟“中欧实习就业人才培养基地”,成功入选“2023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典型院校”。

奋进新时代,迎接新挑战。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职业教育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激发创新活力,融入新的赛道,打造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生态,“创一流、创双高、创本科”,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征程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发出“济职”强音,作出“济职”贡献。

2023-08-24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43808.html 1 实施党建六大工程 引领推进“三创”工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