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士亮 李娟 纪相楠
高新区王因街道坚持把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的核心基础工程,在网格建设、网格进驻等方面持续发力,以网格化治理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创新打造了“青春先行,青年服务”品牌,积极探索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模式,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服务社会青春先行
王因街道始终秉承为人民谋事、向人民报告的初心,做好“为民办实事”,以人民至上为宗旨,着实探索民生服务新方法,着力聚合团员青年、青年干部、网格员等年轻力量,在网格中组建“青”字号服务队伍,以各村党群服务中心等网格阵地,结合各阶段网格工作要点,让青年群体融入网格服务,搭建起青年群体在网格中发挥作用、发出声音的平台和载体,以“团网融合”吹响基层“青网格”新号角。号召辖区内青年以及青年干部融入网格服务中,邀请年轻人参与网格决策,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参与和贡献的重要性,同时能更好地理解和契合他们的需求和利益。对网格员建立良好的奖励机制,制定了合理的奖励和表彰措施,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落实机制精密布局
每天早晨社区召开晨会,各项工作任务以工作清单的形式派发,由各网格的网格员领取工作清单,迅速开展工作,日常任务确保每天下班前处理妥善,形成良性工作格局。网格员每天走访网格的4.5%户,一个月22个工作日就能实现入户走访全覆盖,实施一网一群网格提案,小提案解决大民生。街道明确个人提案、组织提案、联名提案三类提案类型和六类鼓励清单,居民在微信群内反映民生问题及诉求,以党群提案的形式呈现,并严格按照网格事项处置“三步、三办”闭环工作流程解决民生问题。
阵地建设纵横贯通
王因街道建立了6个社区网格服务中心,在村居方面建立网格服务直通站,聚焦群众需求,延伸服务链条,探索共享工具站、快递驿站等载体,目前在王因社区和台庄村开始探索专职网格员领办工作室,提供更多服务群众的平台。每个网格服务中心分两个板块,指挥调度区和行政办公区,在行政办公区,各网格的网格员在这里集中办公,服务在这里延伸,问题在这里反馈,诉求在这里解决。每个网格服务中心设有档案橱,里面摆放的便是网格提案本、工作办结单、“4.5最小步数”打卡簿和网格要事必报簿。指挥调度区具备矛盾调解、视频会议、联合会商等功能,通过定期召开多网融合会议,确保全面提升群众诉求办理质效,推动多网融合工作取得实效。
服务民生用情用力
王因街道建立居民微网格335个,形成了居民上线“点单”、网格员及时会议“派单”、承办单位限时接单、居民和监督部门双向凭单的服务新模式。网格员和辖区内青年干部参与“万步工作法”“4.5最小步数”和“网格提案工作法”以来,累计摸排解决问题线索300多件,排查重点隐患人员13人,办结网格提案258项。在网格走访中,第一时间了解网格内社情民意,化解矛盾、处理问题,带动更多青年人参与“微网格”,凝聚“微力量”,推动管理服务升级,增强了社区的向心力和群众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