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嘉祥讯(通讯员 曹乐胜)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马村镇党委深入研讨,开展市场调研,学习外地先进的土地集约化经验做法,以“支部主导、群众参与、盘活资产、集体增收”为发展原则,成立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行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管理。
马村镇山营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农户、供销社三方共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建立“股权保底收益+股权盈余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新模式。山营村党支部联合村民以及嘉祥县万民为农服务中心共建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以现金、设备、技术出资入股,村集体以农田配套设施、办公场所折价及增溢土地入股,86户农民以1200亩土地的经营权入社,实现土地经营权变股权、农民和村集体变股东。运营过程中,采取“股权保底收益+股权盈余分红”的方式进行分配。为规范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提升服务带动能力,为农服务中心创新实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并购进多种无人农作机械,不仅节省了农作成本,还提高了工作效率,1200亩土地的机械作业时间较之前可以节约30%,有效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了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应用程度。
通过土地流转和托管,大力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模式。土地股份合作社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合作社统一购买政策保险和补充商业保险,即使遇到天灾减产,也能通过保险赔偿保障农民收入,使农民收入得到保障和提高。农民入股土地成方连片后,溢出土地的保底收益全部列入村集体收入,通过秋后分红,村集体还能分享可分配盈余。供销社通过提供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获得服务收益,也为供销社的为农服务中心培养了稳定的粮食购销客户。通过整合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供销社的服务优势、合作社的经营优势,土地股份合作社成为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和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据了解,下一步马村镇将以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依托,不断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变小田为大田,发挥规模化种植、精细化管理的独特优势,引领群众致富,实现党旗飘起来、集体硬起来、农民富起来的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