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许建军
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金乡支行锚定“服务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主力银行、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服务济宁百姓口碑银行”定位,创新服务模式,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拉动消费需求,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立足大蒜产业
作好普惠金融文章
金乡大蒜种植历史已达2000余年,全县常年种植大蒜70万亩,年均产量80万吨,带动周边种植大蒜200余万亩。其面积、产量、品级、品质、出口量均居全国之首,成为大蒜种植中心、集散中心、加工中心、出口中心、价格中心,素有“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的美誉 。
“今年,我们企业得到了农业银行的大力支持,获得了一笔350万元的贷款资金。通过前期大量收购,我们不仅提高了企业出口规模增加了利润,也为我们大蒜种植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金乡盛隆贸易公司负责人王新军对农行的支持赞不绝口。
近年来,大蒜产业的提档升级,为产业振兴、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带来了诸多实惠。农行金乡支行围绕当地大蒜产业集群金融需求,启动进企业送服务的金融助企攀登活动,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助推大蒜产业稳链、固链、强链。截至8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20.03亿元,较年初增加3.61亿元。
立足专业合作社
作好乡村振兴文章
在金乡县黄西村果蔬专业合作社内,放眼望去,一片碧绿。藤叶之间,一个个圆鼓鼓的哈密瓜、白梨瓜非常抢眼,甚是喜人。“我们合作社的不断壮大,多亏了农业银行的资金支持。”胡集镇黄西村党支部书记王利生高兴地说。
金乡县黄西村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实施冬暖式大棚特色高效种植,辐射带动周围10余个村庄。由于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今年的化肥价格持续攀升,合作社与供应商签订了500吨化肥购买合同,有约50万元的资金缺口。“恰逢农行金乡支行联合农业农村局召开村党支部书记、种植养殖大户等人员参加的产品推荐会,在现场了解到这个情况,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与农行进行对接,没想到的是,农行客户经理第一时间到合作社对接,在一周时间内,发放‘强村贷’48万元,保障了农耕物资的及时到位,为我们的合作社解决了资金难题。”谈到农行对合作社的帮助,王利生印象深刻。
为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升“农业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质效,农行金乡支行狠抓落实、奋力攻坚,截至8月底,该行“强村贷”发放56笔、累计3395万元。“强村贷”投放是服务乡村振兴市场的“敲门砖”,是银担合作打通服务乡村“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抓手。
立足廉洁办贷
作好金融为民文章
为落实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农行金乡支行在减费让利、廉洁办贷上下狠功夫,配合市行研究制定了“惠民廉洁办贷公开告知”制度,建立“一告、一签、一访”廉洁办贷工作机制,规范业务操作。
“一告”即通过海报、折页等形式主动公开农行廉洁办贷政策,向客户发布《中国农业银行惠民廉洁办贷告知书》,告知书在减费让利上体现“两个坚决”:坚决杜绝不合理收费,坚决在上级行授权范围内,最大限度执行普惠、小微、涉农贷款减费让利。“一签”即组织全辖 500 余名客户经理签订《客户经理廉洁自律承诺书》,办贷过程中,客户经理履行告知业务,引导客户面签告知书,并作为信贷检查辅助材料专夹保管。“一访”即由支行纪检人员具体监督各支行个人贷款,对贷款客户进行现场或电话回访,向客户了解惠民廉洁办贷告知制度执行情况,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从严追究责任。
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见证人”,金融服务的“贴心人”,农行金乡支行牢固树立普惠金融政治意识,常态化开展“搭普惠金桥 助企业攀登”银企对接活动,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优化贷款流程,擦亮“省心贷款,找农行”办贷品牌,切实做深做细做实普惠小微金融服务,真正让金融“活水”滋润小微企业,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