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张勇 高爽)近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一名腹部、盆部多根钢筋贯通伤患者,经创伤中心多学科联合救治,患者目前已经脱离生命危险。
患者送医前两小时,工作时不慎由高处坠落,被工地上的钢筋纵行贯穿腹部、盆部,消防队员使用液压剪剪断外部钢筋后,120救护车将体内还有钢筋的患者送往济医附院救治。急诊外科值班医师接诊了解情况后,立即汇报医务部,随即第一时间启动急性创伤绿色通道、创伤救治中心多学科协作治疗,创伤中心主任王海滨等专家火速到急诊抢救室集结待命,患者到院后,立即被送入抢救室。此时,患者意识模糊、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急诊抢救室给予开辟静脉通道、查体、包扎、止血、补液,纠正患者生命体征,完善术前检查及检验,患者腹部可见一根钢筋经左侧臀部刺入腹腔,贯穿后上至右侧盆部,另外一根钢筋经左侧髋部经盆腔穿透至右侧会阴区,双侧臀部均可见外露钢筋残端,情况十分危急,患者生命时刻受到威胁。急诊行腹腔血管强化CT检查,发现钢筋由腹腔、盆腔刺入,残存体内金属长度约35厘米,周围血管、脏器紧密相连,患者伤情非常严重,死亡风险性极高。
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时间就是生命,王海滨立即组织急诊外科、胃肠外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CT室等创伤救治中心专家团队进行讨论,制定合理安全的手术方案。在详细评估伤情后,专家们对手术时间、手术顺序、麻醉方式、手术方案等细节一一作了详尽的分析讨论,强调手术必须充分暴露相邻血管,防止大出血的发生,保护重要脏器,避免副损伤。患者经急性创伤绿色通道直接送入手术室,在麻醉科及手术室护理组的积极配合下,各项工作准备到位,有条不紊。王海滨与胃肠外科胃小肠病区副主任陆信仰、泌尿外科男性与性腺内分泌病区副主任赵战魁、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刘鹏共同上台手术,实施剖腹探查+腹腔内异物取出术+肠系膜破裂修补术+阴囊探查、修补+睾丸固定术。术中探查发现,患者盆腔内2根钢筋贯穿,一根钢筋在盆腔内,损伤肠系膜,周围肠管包绕,紧邻髂血管、膀胱及输尿管,另外一根钢筋经左侧臀部贯通至右侧会阴区。专家组仔细清除坏死组织,在保护肠管、血管、膀胱、输尿管、阴囊等脏器的情况下,顺利取出2根钢筋,缝扎出血的血管、止血,修复撕裂的肠系膜、后腹膜,缝合修复阴囊,固定睾丸等。经过3小时紧张救治,患者脱离生命危险,术后送至重症医学科外科进一步治疗。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已进入术后平稳治疗期。
钢筋穿透伤是严重的多发性创伤,按照受累部位涉及多个科室,病情复杂,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而盆腔贯通伤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具有伤情严重、复杂、致死率高的特征,临床处理十分棘手,常发生失血性休克、大血管损伤、重要脏器损伤,病情发展迅速时可快速危及生命。该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该院创伤中心完善的全流程一体化创伤救治制度,该院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开通了急性创伤救治绿色通道,通过快速完善检查、准确评估病情,从而作出诊断并紧急处理,体现了院前急救——院内抢救——急诊手术——重症监护——专科病房治疗的无缝衔接,彰显了创伤急救中心的过硬救治能力和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是该院通过省级创伤中心评审后的又一次现场检验。
该院创伤中心依托急诊外科及创伤骨科,整合相关创伤救治团队中其他学科人员,利用不同学科的专家相互交叉、渗透、整合的特点,解决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充分发挥多学科间的优势互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