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彦彦 本报通讯员 尹寒冰 郭玉淼
秋日的晚霞刚刚散去,村里的梆子剧团在百姓大舞台已敲打起欢快的锣鼓,匆匆吃过晚饭的村民们便三五成群地向党群服务中心走去。“这些文娱活动不光俺很喜欢参加,而且都成了俺村甚至周边村民挡不住的诱惑,看书读报、打球健身、看戏助演,各种喜欢的功能室多着呢!”说起如今村民的“业余 ”文化生活,汶上县南站街道刘村村民王文民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汶上县南站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满足新时代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为导向,以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专项行动为抓手,建强党群服务阵地,发挥阵地凝聚人心作用,形成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浓厚氛围。
如今,农民新文化阵地在南站街道大多数村居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充满生机活力。大街村立足本村是将军村、在外“大人物”多的特点,依托村内新近建起的“红色家风家训展馆”、“张氏家祠”等独有资源,构建起“红色文化”宣传阵地;西王村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前的废旧坑塘,打造了集体育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乡村文体广场……
南站街道在打造“文化强街”过程中,着力嵌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和主人翁地位。以文明创建工作为契机,通过好人示范、乡贤引领、活动助推等形式,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厚植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2022年以来,南站街道共评出乡村好人45名,成功入选年度山东好人1名,济宁好人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