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昨日召开的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美丽济宁建设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对新征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济宁建设作出部署。会议的召开,对于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济宁建设,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统筹抓好污染防治攻坚、产业结构调整、风险排查化解等重点工作,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生态承载能力显著增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成效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当前,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聚力建设美丽幸福典范城市“一个目标”,狠抓黄河流域、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关键”,持续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四个协同”,更大力度抓好“八项重点任务”,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全市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提供坚强支撑。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济宁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必须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更大力度推进,久久为功。要更大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科学、精准、依法治污,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要更大力度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更大力度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强化空间管控和用途管制,全力打造美丽国土空间。要更大力度抓好生态保护修复,坚持整体观、系统观,统筹用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要更大力度落实“双碳”战略,有序推动碳达峰,加快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不断完善“双碳”战略政策供给。要更大力度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突出抓好美丽城市、城市公园、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要更大力度筑牢生态安全根基,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加有力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要更大力度扛牢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落实、执法监管、队伍建设、宣传引导,健全完善“大环保”工作格局,不断凝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美丽济宁的强大合力。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全力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为美丽中国和美丽山东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