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李明轩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据估计育龄妇女中PCOS的患病率为5%至10%。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那些事。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以高雄激素、胰岛素抵抗和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的妇科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不孕、多毛、痤疮等。同时,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发病率也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原因
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认为可能与遗传、内分泌、代谢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遗传因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家族中有类似疾病的患者患病风险较高。此外,环境因素如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也可能对疾病的发生起到一定的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据包括月经不规律或停经、超声检查显示卵巢多囊、雄激素水平升高等临床表现。此外,还需要排除其他病因导致的类似症状,如甲状腺功能异常、高催乳素血症等。因此,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超声检查等多种因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药物治疗方面,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调节月经周期、降低血液中雄性激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等药物。对于生育功能受损的患者,也可考虑促排卵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如卵巢打孔术、卵巢楔形切除术等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除了治疗PCOS本身的症状,患者还需要关注一些相关的健康问题。由于PCOS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等疾病,因此应注重管理体重和控制血糖水平。此外,长期高雄激素水平可能增加患者患上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定期体检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也很重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注意事项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同时,加强锻炼,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防治多囊卵巢综合征非常重要。此外,应注意情绪调节,避免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妇科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就医诊治,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为战胜疾病努力。
警惕身边的“隐形杀手”—血脂异常
■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张秋兰
目前,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血脂异常同样是一种慢性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为主的心血管病(如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等)是我国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关注血脂异常,是预防动脉硬化的首要任务。
平时大家所说的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如磷脂 )等的总称。胆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我们所说的“坏”胆固醇,它像水管里的水碱,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狭窄或堵塞,如果造成心脏血管即冠状动脉突然堵塞,就造成了“急性心肌梗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的胆固醇,能促进肝脏对胆固醇的代谢,对血管有保护作用。
血脂异常发病隐匿,大多没有临床症状,故称“隐形杀手”。了解血脂危害,定期检测血脂水平,积极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对身体健康意义重大。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空腹血脂,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他高危人群,则应每3个月至6个月测定一次血脂。
血脂高应该怎么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降脂治疗的基础。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干预不能达标,则需加用降胆固醇药物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上合理用药,才是血脂管理的双重保障。
甘油三酯升高与不良生活方式及饮食密切相关,运动和控制饮食可减少肥胖及胰岛素抵抗,从而有效降低甘油三酯。饮酒是甘油三酯升高的重要因素,甘油三酯升高的个体更需要严格限制酒精摄入。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主要包括烟酸类药物、贝特类药物及高纯度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脂肪酸)。这三类药物均可用于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减少胰腺炎发生。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甘油三酯的药物是非诺贝特。
特别提醒,口服降脂药物不仅要监测血脂是否达标,还要了解药物的潜在不良反应。对于首次服用降脂药物者,应在用药 4周至6 周内复查血脂、肝酶和肌酸激酶。治疗性的生活方式改变和降脂药物治疗必须长期坚持,才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