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彦彦
本报通讯员 冯鲁红
近日,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对优秀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进行表扬,肯定其在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落地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济宁市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管理服务中心(鲁南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名列其中,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单位提出表扬。
技术合同认定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技术市场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济宁市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管理服务中心以企业有效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为抓手,积极对接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旨在打造立足济宁、服务鲁南、面向山东,集前瞻性产品研发、技术集成创新与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国际合作为一体的区域性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先后荣获科技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先进集体、中国技术市场协会“科技中介服务诚信机构”、“首届山东省技术转移十佳机构”、山东省品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系列荣誉称号。
一
山东天成万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领先的AKD生产制造商,一直以来,为造纸助剂、纺织印染助剂、水处理化学品、树脂及水性涂料等行业提供绿色、高端化学品及技术服务。
2018年9月7日,该公司与世界造纸助剂及水处理化学品巨头——芬兰凯米拉签约合资,通过省科技主管部门认证后,全价以股份形式注入中外合资的凯米拉天成万丰化学品(兖州)有限公司。该公司运营顺利,目前已完全达产,供销两旺。
“企业要适应市场,就必须顺应市场需求,运用科技成果,加速产品升级换代和新旧动能转换,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竞争力。”公司经理杨存新表示。
同样享受到技术合同红利的还有山东康益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效、无残留、环保类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产品研发、制造与经营的现代型企业。2022年4月,山东康益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中上传并申请认定了技术交易额为600万元的技术合同《防咳喘功能性生物饲料添加剂研究》,并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
为深化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济宁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科技创新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按省税务系统出具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技术交易额的1.5%给予技术输出方奖励,每家每年最高奖励100万元。每年优选一批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技术经纪(经理)人,机构每家每年最高奖励20万元、技术经纪(经理)人每人每年最高奖励5万元。同一主体、同一项技术不重复奖励。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是加快建设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实施、加强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济宁市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管理服务中心进一步发挥技术转移作用,打造特色鲜明的行业性产权交易中心,安排3名有国家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员资质的人员从事认定登记工作,坚持每天通报数据,每月梳理分析数据,将科技部要求的认定时间由30天缩短到3天。截止到2023年3月31日,共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项目数542项,同比增长69.38%;完成成交额25.94亿,同比增长54.06%。
二
济宁市罗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小而美的互联网公司,只有5名年轻的员工,是山东省人数较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罗盒科技开发的基于安卓系统的虚拟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插件化开发、无感知热更新、云控自动化等20多个领域,并向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其他国内外知名的互联网公司提供技术授权获取盈利。
目前,罗盒科技共开展技术合同备案约120份,实现营收8000万元,并申请软件著作权35份左右,营造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良好氛围,享受技术合同备案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并实现免征增值税约480万元,进而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发展。
小微企业的技术成果也能卖给大公司?从前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已成常态。
济宁市像罗盒科技一样拥有创新创造活力的中小企业有很多。中小企业是我国目前企业组织的重要形式,对我国的工业与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力,对各地区经济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在创新体系中最具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通过购买技术、合作开发、技术外包等形式的技术转移可以快捷、有效地解决技术瓶颈难题,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尤其是一些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后形成的新技术、新产品,在未来市场中有很大潜力。
“十三五”期间,全国技术市场呈现出持续稳定、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越发凸显,同时作为技术交易主体的活跃度明显增强。长期以来,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研究中,一般是把企业作为技术吸纳方的主体,而把高校科研院所作为技术输出方的主体。但从目前得出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企业已经具备技术输出和技术吸纳的双主体性质,即企业是科学技术的主要需求方,同时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又是科技创新的供给方。
基于此,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管理服务中心牢固树立“企业需求就是我们的发展方向”的新理念,秉承“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工作定位,发展模式上提出:以企业有效需求为导向、以技术经纪人制度为抓手,在服务载体和内容形式上不断开拓创新,通过构建“资源整合+一体化服务平台+特色化企业活动”三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对接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与技术,实现技术转移与交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
山药在不接触土壤的情况下也能成活?这不是天方夜谭。
在曲阜市一家山药种植合作社发展种植基地里,1.6万亩“圆长山药”长势良好。该技术采用的是新型山药种植打眼机种植模式,根据“空洞悬空栽培”原理,先打眼(孔洞)后种植山药,打眼后种植“圆长山药”,让块茎在不接触土壤的洞内生长,收获时除去培土就可以将山药块茎从孔洞中提出来,山药块茎不破损、病虫害轻、块茎色泽好、不发杈、商品率高,用于食品、医药行业,再生产产品率有很大提高,省时省力。
该技术的推广得益于鲁南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技术经纪人赵瑞广的慧眼。在济宁市创新创业大赛中,赵瑞广发现“山药种植打眼种植技术推广” 参赛项目技术新颖,填补了国内乃至国外山药种植机械化上的空白,随即赵瑞广积极进行推广,为农户增收1.2亿元。
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管理服务中心建立技术经纪人制度,成立了济宁市技术经纪人联盟,定期举办培训班,培育了一批技术经纪人队伍。
同时,该中心积极搭建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与技术需求精准对接。一方面,2021年建设并上线了集技术转移、成果对接、专利导航、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便捷高效、信息畅通、资源共享的综合科技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科技成果和技术供需的精准对接,解决科技成果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更多创新资源向我市聚集,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和企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打造一站式创新服务大厅,通过电子大屏和触摸屏发布最新专利技术、科技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机构和个人拓展科技信息与交流沟通提供了有效载体和通道。
“未来,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管理服务中心将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加强协同联动,优化服务方式,发挥好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惠企政策的杠杆作用,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和研发的投入,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中心主任刘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