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通达的柏油马路,别致整齐的农家小院,功能齐备的休闲广场,热闹非凡的乡村集市……走进任城区安居街道,到处是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近年来,安居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街道农村资源特色和条件,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富裕。
产业振兴,强村富民。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依托山东梁种世家公司,建设了良种繁育高产村级服务站,加快新品种升级,提升了粮食亩产。推进安居“安诚相居”豆制品加工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已聚集12家豆制品商户,提升安居豆制品品牌竞争力。积极发展高效蔬菜园艺、生态林果花卉、中草药种植等产业,全面提升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围绕四季牡丹园,发展以牡丹深加工、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为核心产业的现代农业,已连续举办了7届济宁牡丹文化旅游节。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后张宇片区高新农业种植示范园项目,每年示范片区收益32万元。以济宁蔬菜批发市场为龙头,拓展产业配套项目,打造集优质农产品种养、物流配送、电商平台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带动农业产业向高质量、高科技、高收益方向发展。
组织振兴,强基固本。积极调动党员主体、群众主体参与基层党建、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等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发挥支部书记“领头雁”、村“两委”班子“火车头”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促进建制优化村更好融合,探索新建社区的治理模式,15个村(社区)基层党组织被评为区级“五星级”党组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41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
文化振兴,和美乡村。依托新老运河交汇处的地理优势,高标准打造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和老运河生态景观带。每年累计组织放映公益电影140余场,开展“丰富活跃文化生活”系列读书宣讲活动18场。在“全国文明村”宫白庄打造传统文化、乡村文化、廉洁文化、家风家训、移风易俗5条主题文化街巷。围绕“仁义任城”善治品牌信用建设,探索“一个平台、两项机制、三重激励、四大主题”的“1234”工作法,将“信用+”深度嵌入社会治理全领域。
人才振兴,激发活力。依托任城区人才创新孵化基地、牡丹园院士工作站,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强与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合作,集聚一批农业领军产业和技能人才,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返乡创业,汇聚乡村振兴人才资源。继续提升村(社区)“两委”干部队伍综合素养,提升干事创业本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生态振兴,和谐宜居。科学划分包保区域,提升驻地周围沿线两侧及路域的环境整治水平。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以“信用+”为抓手,做好农村“五大堆”清理工作。对辖区63处公厕开展常态化维护,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实施了居北、东西街、唐庄、侯庄等村(社区)的污水综合治理项目,完成了十里西、宫王庄等5个点位的黑臭水体治理,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以采煤塌陷地生态环境治理为重点,做好马场湖湿地开发建设和塌陷区耕地复垦,协同推进京杭运河、老运河、龙拱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
金银花种植基地
■本报记者 刘项清 本报通讯员 冯丹丹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