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忠良
近年来,邹城市张庄镇牢牢把握组织振兴这个根本和保障,按照“组织振兴、产业兴旺、人民幸福”的发展思路,通过抓队伍、兴产业、强治理,将组织优势转变成乡村振兴优势的切入点、突破点,精准为乡村振兴“赋能”。
优结构 强本领
打造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
推行“以考促干”。将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村级千分制考核,以村级擂台赛、党支部“评星定级”为抓手,持续开展“月比拼、季比武”擂台赛,展示村级发展成果。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成绩与绩效增发、扣发相结合,制定“白、黄、红”三色督办单,加强督导考核,锚定强化基层服务水平着力点。吸收新鲜血液。拓宽选人渠道,大力选拔懂经营、会管理、能致富的优秀人才,重点选配40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到农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加强后备队伍培养,完善“在外人才台账”,引进致富带头人11人、青年人才26人,培养党支部书记后备青年人才86人,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注入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坚持因材施教,开设村集体增收、基层治理、党务培训等乡村振兴主题培训,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前往大连、寿光、婺源等地参观学习。建立魏庄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桐花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凤阳新村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等3个现场教学基地,分期分批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到基地学习,村干部能力素质明显提升。
拓路径 共富裕
推动产业发展全面提质
盘活闲置资源。在凤阳新村引入市场资本,招引山东投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形成政府做规划、做环境,村集体和村民做主人、做股东,公司做项目、做运营的“乡村运营合伙人机制”,盘活闲置房屋32间,开办民宿近20家,构建集休闲游玩、民俗体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新发展模式。今年以来,凤阳新村共接待游客9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5万元。发展特色产业。整合中央扶持资金、第一书记资金等100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推广甘薯、樱桃、香椿、柿子、菊花、小西瓜等多种特色种植,全镇43个村集体经济全部突破10万元,20个村突破50万元,2个村突破100万元。2022年张庄镇荣获山东省农业产业强镇称号,矬草峪村、大沟村、吉玉庄村入选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
抓创新 优服务
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强化网格管理。建立健全农村三级网格体系,规划提升党群服务中心74处,推动26名科级干部、包村干部108人下沉网格,推广“礼悦张庄”红色乡村物业,配备物业服务人员96人,成立物业服务队8个。系统规划全镇网格治理体系,将43个行政村优化调整为284个网格,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优化为民服务。常态化开展“敲农门、听民声、办实事”行动,深入推进“民意‘5’来听”行动,推行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服务“12350”工作法,严格执行“民呼我应,快呼快应”一刻钟民情反馈服务标准,全方位保障群众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深化技术支撑。投资13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智慧张庄信息平台”,依托“雪亮工程”信息系统,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对接,建立集信息采集、纠纷受理、数据集成、智能研判于一体的治理智慧系统,实现镇、管区、村三级指挥平台实时联动。采用及时反馈和协同处理双向工作机制,形成网上收集研判、线上分类处理、线下督查整改处置闭环。
(作者系邹城市张庄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