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11月14日讯(记者 梁琨)11月15日0时,2023年至2024年供暖季正式开启。14日下午,记者到居民家中、热力单位、能源企业等地探访今冬我市保暖保供情况。
“早在前几天降温,暖气就热了起来。现在室内足有21.5摄氏度,很舒适!”在任城区北门社区军分区宿舍4号楼2单元1楼,住户盛磊指引记者感受温热的暖气片。据介绍,去年辖区供热单位对小区热力设备进行集中改造,今年再次升级,依托数智化技术,使小区居民都能享受到稳定、优质的供暖服务。
保暖保供工作事关千家万户。为确保能源供应,济宁市能源局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完善的煤炭储备和电煤中长期合同保供体系,全力保障迎峰度冬供暖用煤,目前,全市主要电厂和热源企业平均供热用煤储备天数达到32天。济宁能源发展集团积极落实煤源和运力,于11月11日提前4天完成省下达的100万吨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任务,并全面做好了应急调用准备。
为做好供暖季服务保障,市住建局提前谋划,扎实推进“冬病夏治”,建立群众诉求工单日分析反馈机制,提升供热服务质量;强化农村地区保暖保供工作保障,全力以赴确保居民群众供气,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山东公用热电集团不断优化供热服务质量,自主研发启用“济时热”派单软件,常态化开展“访民问暖”等工作,把群众的“温暖清单”办成供热服务的“责任清单”,确保居民问题件件有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