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
第02版:

创新思路 分类施策 片区化联动推进

——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百区千村”三年行动

本报记者 王展宏 本报通讯员 王绍耿

为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结合我市东部山区、西部平原、南部湖区、北部黄河滩区的实际,坚持全域化、整片区推进,今年我市确定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百区千村”三年行动的工作思路,从今年开始,每年建设100个左右示范片区(今年打造118个示范片区),辐射带动1000个左右村庄,利用3年时间,到2025年,建设300个左右片区,辐射带动3000个左右村庄,通过抓整治、带产业、促增收,努力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作示范。

“片区化”发展是我市

乡村振兴探索出的一条成功经验

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全域全要素推进,以和美乡村和示范片区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造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百区千村”创建,是落实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议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学深悟透、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立足济宁发展实际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开展乡村振兴“百区千村”三年行动,以片区化方式推进,以示范片区建设为抓手,连片规划、连片共建、连片发展,有利于打破村与村之间界限,有利于集成资源要素,促进优势互补,统筹打造特色,形成片区村庄抱团发展的整体效应;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举全市之力推进乡村振兴,率先实现局部区域的共同富裕。

纵观我市乡村振兴的历程,也是坚持因地制宜、示范带动、典型引路、循序渐进,全域化、整片区推进的过程,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市总结推出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乡村振兴合伙人等“八条路径”,涌现出山区、湖区、平原、城郊等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乡村振兴发展典型,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坚持市县一体规划

在规划先行、突出特色上走在前作示范

把规划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先手棋”,坚持“不策划不规划,不规划不建设,先规划后建设”,把规划目标放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局中考虑,力求规划体现地域特色。

因地制宜推进规划编制。立足我市东部山区、南部湖区、西部平原、北部黄河滩区和城市郊区实际,把握城郊融合、产业带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四种不同类型,积极培育亮点特色,形成示范片区发展的“百花园”。比如,任城区喻屯镇滨湖水乡、兖州区牛楼小镇等城郊融合型片区的规划,综合考虑城乡供需对接、产业孵化、研学休闲等因素。邹城市大束镇蘑菇小镇、金乡县鱼山街道等产业带动型片区,围绕农业产业延链、强链、补链做规划,精准发力补齐短板。曲阜市尼山镇、梁山县大路口乡贾堌堆示范片区等文化传承型片区,在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围绕文化传承做好规划。资源较少、基础较差的地方先从配强班子、建好队伍等基础工作入手,向内挖潜、向外求援,通过改革创新等举措,不断激活片区发展内生动力,变资源劣势为发展优势。坚持“一片区一特点、一片区一模式”,积极探索不同区域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真正体现差异化、独特性,彰显乡土味、济宁韵、齐鲁风。

夯实要素保障

在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上走在前作示范

坚持人才支撑,激发乡村振兴内在活力。按照省委创新乡村人才“引育用”机制的部署要求,为解决乡村人才缺乏、资金不足等问题,创新推出“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招募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海蓝科技公司等各类合伙人510人,成立企业76家,落地项目460个,吸纳就业3.2万人,带动农民增收6亿元,涌现出泗水等闲谷艺术粮仓、兖州牛楼小镇、汶上金藤甘薯研究院等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合伙项目。

泗水县龙湾湖示范片区坚持党建引领,率先探索“政府支持+平台孵化+市场运作”的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有效盘活乡村低效闲置资源,孵化农文旅、产学研新业态,累计招募各类合伙人256人,合作项目112个,带动就业5200多人;返乡创业的等闲谷艺术粮仓董事长田彬,对废弃战备粮仓及其周边原生态老民居进行改造和功能塑造,打造形成了学习交流、创客沙龙、文创研发等于一体的乡村振兴产业孵化基地,孵化出砭乡砭石、川上咖啡、阅湖茶艺舍等40多个业态,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6000余万元,直接带动500余人就业。

促进农民增收

在带动群众致富上走在前作示范

我市农村户籍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一半,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37元、居全省第9位。只有农民富裕了、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才能更加让人信服,才能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产业带动是农民增收的基础,要大力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乡村富民产业,统筹抓好生产基地、产业园区和“一村一品”专业村等平台载体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培育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康养民宿和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现在各县市区都有特色农产品,但缺少真正叫得响的区域品牌,要深入挖掘特色资源,突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牌”,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将金乡大蒜、微山鱼湖产品、鱼台小龙虾、邹城食用菌、梁山鲁西黄牛、汶上芦花鸡等县域特色农产品,打造成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卖得好的知名品牌。

邹城市大束镇大洪沟村乡创产业园

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创新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

2023-11-15 ——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百区千村”三年行动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52451.html 1 创新思路 分类施策 片区化联动推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