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是全国著名的“大蒜之乡”,大蒜种植面积70万亩,贮藏能力达400万吨,年交易额200亿元以上,出口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70%。2012年,金乡县在金乡街道成立了专业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作为大蒜等农产品交易的主阵地。面对众多农产品交易债务纠纷的处置压力,金乡街道整合各方面资源,以风险防范为根本、分类化解为关键、源头治理为保障,创新实施农产品交易债务纠纷“防范化解治理一体化”工作法,实现了农产品交易债务纠纷数量逐年下降,从2021年58件、2022年40件,下降至2023年上半年10件。
防范风险,减少纠纷发生。农产品交易纠纷的风险点与农产价格剧烈波动直接相关。仅2019年,街道辖区因价格波动导致的农产品买卖、运输、储存、加工等纠纷85件,涉及金额1.2亿元。打通信息壁垒,依托“蒜通天下”大数据平台,实时提供全国大蒜种植、加工、销售、储存、出口等海量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发布交易风险提示,引导农户适度种植、商户适时买卖。下沉专业力量,联合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入驻农产品交易市场,全天候进行市场监管。组织辖区派出所民警、律师进入农产品交易市场分区包保,公布联系电话和姓名,为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开展常态排查,组织市场专属网格员每天开展两次巡查,随时掌握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定期开展法律宣传进市场、进商户活动,开展“线上答疑”,通过网络视频向当事人解答法律问题;开展“线下宣传”,深入农产品市场“现场说法”,引导商户、农户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分类化解,就地解决纠纷。整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力量,在农产品交易市场建立“一站式”矛调中心,提请市仲裁委在市场内设立仲裁服务站,加强与农产品交易纠纷审判法庭的衔接联动,将各类农产品交易债务纠纷就地化解在市场内。坚持“和解为主”,对金额较小、情节明晰的纠纷,由大蒜协会引导债权债务双方达成共识,在自愿、平等、友好的情况下签订和解协议书。坚持“调解优先”,对涉及金额较大、难以达成共识的纠纷,由“一站式”矛调中心采取“一案一专班”的形式集体会商、联合调解。对确认债务方无偿还能力的,引导双方通过债权置换等方式解决纠纷。坚持“依法仲裁”,对较为复杂、私密性较强的债务纠纷,由仲裁服务站发挥“一裁终局”优势,通过仲裁渠道解决。2022年以来,服务站共受理仲裁案件8件,帮助商户农户挽回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坚持“调判结合”,对确实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引导当事人向农产品交易纠纷审判法庭提起诉讼,发挥司法“最后一道防线”作用,以法治化思维赋能农产品交易债务纠纷化解。
源头治理,建立长效机制。从近年来解决大蒜交易债务纠纷中发现,因证据不足、合同不规范导致纠纷化解难的占62%,因企业信誉问题导致矛盾纠纷的占31%。针对以上问题,金乡街道强化源头治理,探索建立三项机制,为农产品交易纠纷化解提供制度保障。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由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牵头,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管、大蒜协会等为成员,定期通报农产品交易纠纷化解情况,统一解决标准,研究会商重大纠纷具体解决方案。联席会议成立以来,共解决复杂疑难问题12个,牵头完善经纪人、冷库主、储存商、商贩等行为规则,规范了质押借款融资行为,推动农产品交易规范健康运行。建立交易溯源机制,依托“蒜通天下”平台,永久保留具备抵押法律属性的电子仓单、价格走势等原始资料,电子合同一经生成不可篡改,保证了大蒜存储有迹可查,实现了交易全过程可追溯。建立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发挥“鸡黍之约”诚信文化发源地优势,加强诚信企业建设,制定“红黑榜”,按照A级划分企业信用五个等级,定期发布企业信用情况,引导农产品企业诚信经营,从源头减少交易纠纷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