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
第04版:

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

“网格”里的“幸福食堂”

■本报通讯员 刘畅 韩冉冉

近年来,黄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积极开展关爱老年人行动,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按照“以项目促活动,以活动树品牌”的思路,把奉献爱心、服务村民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延伸,重点打造“网格+幸福食堂”志愿服务新模式,解决辖区老人吃饭难、做饭难的问题,实现网格区域全面覆盖,服务水平全面升级。

党建引领,打造“网格+幸福食堂”品牌

黄屯街道依托“五和五共”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模式,为网格内行动不便、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建设“幸福食堂”,有效避免了老人经常吃冷饭、剩饭的情况。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网格员积极靠上,调动热心村民、党员等力量,利用闲置空房积极筹备网格里的“幸福食堂”。黄屯街道“幸福食堂”位于黄屯网格,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可满足周边50余名老人同时就餐,让老人真正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生活”,进一步为幸福“食”光“加码”。

志愿行动,建好“硬环境”做好“软服务”

黄屯街道“幸福食堂”采取“集体拿大头、群众出一点、财政补一点、社会帮一点”的运营模式,通过政府扶持、帮扶单位捐助、社会力量捐助等方式筹集资金,多渠道解决幸福食堂长效运行问题,网格内符合条件的老人每天只需交纳5元餐费就能享受“幸福食堂”提供的一日两餐,每餐都能保证一荤一素,营养搭配和口味依照老年人的饮食健康习惯设定,低盐少油,易于消化。餐具每天消毒,餐桌和地面每日清洁,确保老人吃得安心舒心。网格员们为老人们打饭、洗刷碗筷,对行动不便、无法到“幸福食堂”就餐的老人,特别是高龄、孤寡、独居、空巢老人等,网格员、党员干部和热心村民志愿者当起“送餐员”,在送餐的同时还能了解老人们的需求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暖心网格,守护老年人的幸福“食”光

黄屯新村网格以“幸福食堂”为载体,在满足老年人日常就餐的基础上,围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解决老人独居、精神生活空虚等问题。目前,网格员在“幸福食堂”积极开展餐前餐后活动,利用餐前五分钟开展宣讲活动,讲解党的政策理论、老年人保健知识、移风易俗工作等;在餐后,组织老人们一起听戏曲、话家常,举办养生、消防安全、防金融诈骗等知识讲座,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每逢佳节,网格员与志愿者还为老人们送去食品,联系街道安排惠民演出和孝老爱亲活动,给予老年人精神慰藉。

一菜一汤,品出温暖民生;一粥一饭,尝出幸福晚年。黄屯街道将持续发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作用,用“网格+幸福食堂”特色服务品牌凝聚民心优势,继续聚焦老年人需求,发挥资源优势,完善服务功能,将“幸福食堂”打造成服务民生新纽带,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出“幸福味道”。

2023-11-15 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52460.html 1 “网格”里的“幸福食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