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9日
第01版:

我市水土保持率稳步提高

本报济宁讯(记者 杜文闻)11月17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解读《济宁市2022年水土保持公报》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我市水土保持工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与生态建设、服务发展、乡村振兴相结合,有效推进水土保持各项工作。

为保障公众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营造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济宁市城乡水务局组织编制了《济宁市2022年水土保持公报》(以下简称《公报》),这是我市连续第九年发布全市水土保持公报。《公报》全面系统总结了2022年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工作内容,为政府制定决策、推动全市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保障。

《公报》显示,我市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趋势,水土保持率由2021年的91.21%提高到91.41%。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方面,坚持问题导向、考核导向,创新监管方式,以遥感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有效补充,以信用监管和执法查处为抓手,重点做好卫星遥感项目的监管、在建生产建设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以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为目标,以国家、省级水土保持小流域工程为重点,科学高效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山水林田路村统一规划,治山、治水、治污协同推进,统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流域水系整治、面源污染防治、人居环境整治等措施,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我市依托曲阜市九仙山、大运河后营2处国家级水土保持监测专用站点,强化水土保持监测,规范开展降雨、径流、泥沙、土壤含水率、植被覆盖度、土壤水分等监测工作,掌握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规律、动态变化趋势等。

2023-11-19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53171.html 1 我市水土保持率稳步提高 /enpproperty-->